伊丽莎白的玛丽妹妹是这本书里面一个不讨好的角色,奥斯丁给她的定义到了我的脑子里就是一副古板的大龄老姑婆的样子,穿黑色长裙带全框眼镜,鄙视舞曲,永远捧着一本书相信自省比交流更重要。
可是,其实玛丽和伊丽莎白的界限并不明显,只是如果达西看上的是玛丽,伊丽莎白完全有能力变成玛丽。机缘而已。
喜欢自省的人往往因为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接近强迫症的自我要求,大多都是因为幼年的时候受到过不算严重却长期以致于记忆深刻的伤害,也许不算伤害,只是和常人不同。或者是受到明显的忽视而又不懂得如何去取悦别人,比如玛丽妹妹。
自省是智慧的表现也是愚蠢的行为。智慧和愚蠢也只是定义的微妙差别而已。有人捧场的自省是智慧,其余的就是愚蠢了。说到底,所有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需要别人的肯定。所谓的独善其身只是想要的肯定太多的掩饰而已,最后还是要兼济天下的。自省的意义其实和独善其身差不多,只是为了更好的得到别人的肯定的诱饵而已。伊丽莎白知道这点,所以得到幸福,可惜玛丽没有。
更惨的是,一个人的欣赏水平和创造水平完全不成正比的时候自省就是灾难。而欣赏水平和创造水平的差距也恰恰就是自省过多的结果。习惯了冷眼旁观所以看多了自然也懂得好坏良莠,而创造是需要别人的参与的,评点或者直接的参与,这些对于习惯靠自己来认识世界的人来说,是困难的。而一旦造成这种情况更加深了个体对自省的兴趣,结果只是恶性循环而已,最后回过头来看,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本质上的噩梦——只要降低欣赏水平或者提高创造水平就可以,可是习惯决定了这样的解决方法只能是悖论。所以,有的时候个人只是自己在和自己过不去,旁人看着莫明其妙很好笑,自己却知道这个无界。
而习惯这样的人往往是外强中干信心不足在乎别人的看法的——物以稀为贵。所以,不够坚决,容易摇摆,永远在考虑行为的合理性,这又再一次的加重了自省的习惯。是不是很像抽象的鬼打墙。
我并不在冷眼旁观,却也并不是在自我剖析。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被旁人嘲笑然后再回过头来嘲笑别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