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回来,心里像进了沙尘暴,前所未有的灰蒙蒙.从来没有一次到北京让鱼有这样的感觉.
寻找十三,八和四四的痕迹.把自己浸入过去.
鱼才疏学浅,没有好的文章.就把照片发出来大家自己去想象吧.
看着阳光渐渐被霓虹取代,我夹熙嚷的人群中,在远处王府饭店的灯火和邦德冷酷的眼神中,差点迷失了此行的目的-----我来,寻找老十三.
三百年的光景说长并不算太长,却足够时光从容的抹去他曾经的存在.
走在煤渣胡同,凝视每一扇紧闭的朱门,我祈祷门后有唤回记忆的钥匙.
但他们终究都没有为我打开.
但终究是不甘心的.
当我推开半掩的铁门,当浓重的京片子肯定的重复着贤良寺的时候,我知道,上天终究是眷顾我的.
夜晚的小学办公室,白炽灯照着滔滔不绝的教务主任.他兴奋的说着李鸿章,说着曾经的方丈.
终于,他说,这里最早是…是…是个什么王…
是康熙的十三子胤祥的府邸.我接过话头.
我想,那个时候,我大概是满脸放光的.
对…于是他又开始他的述说.
这个王爷终身无子,孤单一世.死后自请改府为寺…
十三啊十三, 虽然我知道你并非无子也并非自请改寺,但我静静的听完这个误会.
因为我记住他说,孤单.
煤渣胡同,校尉小学,王府饭店,分崩离析的和硕怡亲王府留下了三百年的孤单.
热情的主任告诉我,后头纸盒厂里还有些遗迹.
于是,夜风中,我敲开看门人的屋子.
“都拆拉,什么都没有拉,这树是唯一留下的拉.”看门人如是说.
初春的夜晚,依然有凛冽的北风.
我站在昏暗的路灯下,拍下那棵萧索的古树.
十三花痴报特派记者北京报道
前一篇:给爱新觉罗胤禩的钻石相册
后一篇:魏晋遗风——仰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