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顾正良作品欣赏

标签:
江西美术出版社南昌文人书画院顾正良中国画杂谈 |
分类: 精品荐读 |
注:顾正良,男,1955年生,上海川沙人氏,致力于中国写意画研习、创作近30年,作品多次入选省市、全国画展,并获奖。1998年元月,江西省美协、南昌市美协在昌举办《顾正良中国画展》。现为江西省美协会员、南昌市政协委员、南昌市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就这么一个诗一样的黄昏,画一样的雨天,诗与画在一个书斋里相逢。如果我的诗述说着当年的纯真,那么他的画描绘着今日的清脱孤冷。五五年出生的正良君依旧更改不了上海的吴音侬语,自从成为王木天的门下,国画艺术一直成为他这只船上的帆,在人生的河床中寻找自己的去向,哪怕烟雨茫茫,猿啼礁暗。
此时,我提及那画客的不解,儒雅的正良君笑道,“其实多年来,我从未中止对艺术的执着,尤其是吴昌硕为代表的后海派画艺的研究”。确实,八四年他就以《牵牛花》一画参加全省中青年书画展,八七年在省里开始有影响,先后参加两届全国性的“当代花鸟画邀请展”,多次在省、市获奖,其中就有九六年的“商联杯”奖,《丝瓜小鸟》还被“八大山人纪念馆”收芷。:成就和荣誉面前,媒体也接踵而来,《人民日报》、《中国金融报》、《江西日报》、《信息日报》以及省市电视台相继以专访的形式推介他的花鸟国画艺术。在这种氛围下,九八年元旦,“顾正良中国画展”在南昌市美术馆与社会见面,第一天,参展群众和专家就出人意料地达到五六百之众。也许此刻,正良君想起了六二年来昌的陌生,燕山下军旅生涯的磨难,九零年赴粤的艰辛,或许他望见那孤鹜正与落霞齐飞,那秋水恰与长天染成一色。
在正良君文人气质中丝毫找不到军人的挺拨,游子的沧桑,却隐藏着执着和快乐。这位好古玩的画家,正是在上海博物馆里,在老外惊诧的眼神中,在一件件现代文明无法创制的宋代精美瓷器中,看到了传统的可贵,在传统技艺中采撷营养,更加体现“文人画派”的风范,品之画如同品一壶上等的好茶,他对花鸟的专致,使我不由叹道:“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余事也。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
是夜,远在上海的吴昌硕研究会副会长王作林先生打来电话:“海派的人不多了,同龄人中画到你这样水准的已越来越少。”其期盼和感叹可见一斑,我忽然想起同为海派画家陈小翠的一首诗:“微禽身世可怜生,风雨危巢夜数惊,借得一枝心愿足,夕阳无语自梳翎。”
与正良君共勉矣。
http://s4/middle/4c62037dxaa87346f1383&690
http://s4/middle/4c62037dxaa873544c5c3&690
http://s5/middle/4c62037dxaa873638dda4&690
http://s10/middle/4c62037dxaa87371dad99&690
http://s9/middle/4c62037dxaa8737c593b8&690
http://s15/middle/4c62037dxaa87389b42de&690
http://s1/middle/4c62037dxaa8738f6b8b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