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四期:杨鸿佼,触手可及的快乐—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
杨鸿佼,80后,女,我去吉他班第二期(厚德载物班)学员。鸿佼和小编是一对欢乐的组合---“左右手加持组合”!这个梗来自于厚字班最后一节考核课(当然这节课的重点是课后的烧烤爬梯~),每人都弹上一段,老师们点评。鸿佼得到的评价是右手还行左手需要加把劲,我得到的评价是左手还行右手需要加把劲(明明我的问题比较严重啊…桑心…),于是我们就决定以后这样在地铁里卖艺了!还省了一把吉他钱!请看下图!
哈哈,今天有点话唠,请大家原谅我。就让我们看看“右手酱”与音乐的故事吧。
2012年12月12日,我的30岁生日。在巴厘岛的海滩边吹灭生日蜡烛时,心情并不似海景那般美丽,因为30这个数字让我感觉到紧迫,生日更像是一场和青春告别的仪式。那天过后的日子,像是给自己贴了张“青春不再”的标签。每天乘着拥挤的地铁上班、下班,周而复始,只是偶尔在翻出自己曾经随手的涂鸦,看到电视里选秀的90后们大秀各种才艺时,心里总会有柔软的地方被触碰,曾经那个做梦要当服装设计师、幻想可以自弹自唱的小姑娘,已是很久远的回忆。没有学过五线谱的我听着音符从别人的指尖滑过,看着色彩在别人的笔下晕染,蓦然回首,我在喜好的路上竟从未开始尝试,便已戛然而止于原点。人生就是这样,不知为何走着走着就丢了最初的喜好和梦想,不知为何明明向往A生活,却走了B路程,我按着家人心中的光明大道一路走来,上大学、读研、工作,一切按部就班,看似稳妥,顺坦的成长,却还是会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心里隐隐发酸,有的梦只能搁置于心底,渐行渐远,触不可及……
2013年12月12日,我的30 1岁生日。生日前夕的一场病痛,让我开始认真思索活着的意义,当家人陪我吹灭生日蜡烛时,火苗映在脸上的温暖,让我感觉到生命的厚重,真正意识到快乐和分享快乐是一辈子的命题,重要的是一颗快乐的心和年龄无关。怀揣着一颗挖掘快乐的心,偶然在“飞鱼秀”的微博里看到小飞和爱乐团的王超老师发起的“我去”音乐俱乐部在招募吉他爱好者,令我兴奋的是俱乐部的定位恰好与我这个吉他零基础的大龄女青年对音乐的那一点还未磨灭的渴求相契合,而做为一个8年的资深“飞鱼秀”粉丝,加入俱乐部简直是“一石二鸟”的美事。
自加入俱乐部起,我仿佛找到了失散已久的组织,小伙伴们也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吉他零基础的“超龄学童”,在两位偶像级老师避开枯燥的乐理知识,纯粹“玩音乐”的授课理念下,在把乐器当做玩具的氛围里,从节奏和律动进入音乐的世界,重温着孩子般热闹有趣的互动课堂,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玩吉他的快乐,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每个周末都是彩色的,而这份收获是我加入“我去”俱乐部后感受到的最大附加值。一起烧烤party、一起在户外“弹棉花”、一起在微信群里侃大山、一起去看小飞老师的大电影、一起看展、一起在录音棚里“合奏”、一起见证老师们的新专辑“出炉”、一起去看老师的演出、一起录制祝福视频……一起走来,加入俱乐部后的点滴快乐,丰盈了我的生活,装饰了我曾藏于心底的那个关于音乐的梦,色彩缤纷,五彩斑斓。
可能,在忙碌的日子里,学霸们依旧会抽空用功练琴,琴艺精进;学渣们依旧常常忘记老师们的叮嘱,隔三差五才拿琴出来玩耍;学沫们更是十天半月才给吉他擦擦灰(这里可以对号入座哈哈哈)……无论怎样,那段一起玩吉他的日子、那段重拾音乐梦想的时光、那些对音乐的感悟以及那些因音乐而聚在一起的可爱面孔,让我感受到了平淡生活之余的快乐。
2014年12月12日,我的30 2岁生日即将到来。我不再感到恐慌,因为懂得寻找快乐的人生,便不会再担心年华老去。而这份触手可及的快乐,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适逢“我去”音乐俱乐部一周岁生日就要到了,祝福俱乐部越来越棒,也祝福更多小伙伴能乐在其中。
因为,快乐,真的触手可及。
小编说结尾可以推荐一首歌,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首歌就是王超老师制作、小飞老师词曲加献唱的《#01》专辑里的《Vampire Diary》,因为好听,大半年来放在车里洗脑式的听了很多遍,调调很赞,词也有趣,各路溢美之词我就不再堆砌了哈哈哈……推荐还没听过的小伙伴们可以听一下,听过的小伙伴们此刻可以哼一下……预备~起~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
校对:何小珊
下期预告:昌明,我喜欢你却不告诉我自己
关注我们,一起分享好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