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2022-06-25 21:04:49)
标签:

杂谈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

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西洋楼是位于长春园西北部的一组以水法(喷泉)为主要特色的欧式建筑景观群。 

       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仅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然而却是圆明园遗址中残存历史建筑遗物最为丰富的场所。大众熟知的残石柱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这些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该景区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等景观。西洋楼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由西方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和由当时供职宫廷画院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设计监修,中国匠师建造。1751年(乾隆十六年)秋季建成第一座西洋水法(喷泉)工程谐奇趣,1756年-1759年(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基本建成东边花园诸景,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最终添建成高台大殿远瀛观。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置一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四周有八十八根喷水铜管 。据说这些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观水法位于远瀛观中轴线南端,主要建筑有安放皇帝宝座的台基,后面立高大的石雕围屏风,两边设巴克鲁门,门两侧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喷水的水池。池旁依势设置各种兽类,用12种动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个时辰,每隔1时辰便有1兽的口中向池内喷射水。

       万花阵亦称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每当中秋之夜,皇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太监、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而皇帝在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 

      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唯有一片残垣断壁。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游圆明园散记之四;扣骨犹闻金石声——西洋楼景区石雕残构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