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2022-04-20 10:59:43)
标签:

杂谈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进入颐和园,放眼一望,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高耸于万寿山顶、飘渺于云雾缭绕之中的佛香阁。它高高在上,俯瞰脚下诸多皇家殿堂和数不清的点景建筑以及园外大千世界,充分显示了清朝统治者对佛的至高无上的尊严的无上崇敬及祈求王朝江山得到佛法庇佑的虔诚和惶恐 。昔日颐和园的主人们对于这点的诚敬毋庸置疑。他们需要给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寻找一个足够坚强的精神支柱,也更需要用佛教这个精神力量去凝聚教化四方百姓。所以不惜花费重金在颐和园的至高位置,打造了一片佛教建筑群落。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1229/20180822194640-1113827863_jpeg_2816_2112_2030109.jpg/300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四大部州在万寿山后山中部,是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须弥灵境(现为平台),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层环状“相轮”,表示佛经“十三天”。塔型别致,造型端庄美观。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平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1898/20180822194639-1981021152_jpeg_2816_2112_1150292.jpg/300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游颐和园散记之三——飘溢于云端的佛香梵韵

宝云阁(铜亭)是中国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5775/20180822194652-100583771_jpeg_2112_2816_1267116.jpg/3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