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边走边唱
边走边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7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2022-09-19 12:25:32)
标签:

旅游

北京

法源寺

天宁寺

法海寺

夏天暑热时期在家里闷着,顺便把书柜里阎崇年的《中国古都北京》翻出来再看看。之前这书只是文字,哇呜感叹之余便烟消云散。这次借着想认识大北京的心理垫底,加之走中轴线把走北京撩开一个面纱,于是按照时间线稍微整理了列入游逛的寺庙清单,在立秋后,逛起来。
  
林林总总列了15个寺庙,每次一个清单寺庙为主,再顺带附近找景点,那一天于是满满的了。

最近逛的是法源寺、法海寺、天宁寺、广济寺、白塔寺,其中广济寺不是我的清单寺庙,但是一个活的寺庙,很有意思。

法源寺是唐朝初建,李世民为一次战败后将士所建,与其他寺庙相比,除常规的殿堂外,还有个“悯忠阁”位居中间,这才是建寺之初衷。法源寺后来历经毁灭和重建,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原貌。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丁香树后的悯忠阁是建寺初衷,也是法源寺不同于其他寺的灵魂所在

旁边就是佛学院,僧人轻盈地来来往往,他们看殿,打扫庭院,偶尔相互低语。游人在期间,相安又相互无视。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走过,看到,再见

法源寺丁香花盛开时期是网红打卡点,幸亏不是那个季节,可以看见最从容的寺庙。现在的老槐遮天蔽日,丁香遒劲有型,老庙宁静又有生气,正好。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丁香成了法源寺的名片,只是避开丁香盛事的法源寺才是寺的本来样子

只是,傍着这么大的佛学院,竟不能安排些导览,借此普及历史,也是有些遗憾。大多数如我一样的游人,来过,拍照,感慨,走人。

法海寺是明代所建七大寺之一,并不在我的清单里,只是里面的壁画真迹名气太大了。这两年因为疫情关闭多日,此次再度开放。对这种真迹还是早看为好,想起早年去尼泊尔看的有些寺庙,大震过后便坍塌毁掉,心知没有东西能够永生,于是抓住此次开放窗口,逛完法源寺直奔法海寺。
法海寺壁画每小时一场,每场10人,网上预约很是抢手。再次庆幸自己已退休,可以在上班族的工作时间来此。
背靠西山,法海寺很是宁静宜人,这几年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古寺的修缮非常好。现在的法海寺不大,两进院落,并没有僧人住持,来法海寺的重点是看大雄宝殿里保存相对完好的明代壁画真迹。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法海寺山门前这高高的台阶,视觉上就很有威严

一组十人,每人手持一个大手电筒,随着一个讲解员的电筒光所示,看殿里三个壁、影壁后的壁画,还有藻井,讲解员讲故事,讲蕴意,也讲工艺。想起自己也看了不少壁画和雕刻,那些宗教故事很陌生,所以面对那些壁画和雕刻时,也只能感慨,怎么能这么细腻,或是这么奇特,或是暗生感动,而有人把那些感动自己或是迷惑自己的故事讲出来时,有种恍然。当从黑漆漆的大殿里出来时,觉得这20分钟太值得,只是时间太短了。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白皮松后的大雄宝殿里藏着明代壁画真迹,基本保存完好是个奇迹,也是故事

广济寺离天宁寺不远,所以纳入了清单,奇怪的是在阎崇年的书里没有提及。初次建造是金代,后全部毁灭,明代在遗址上重建。广济寺的后半部分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游人参观止步于“大雄殿”。虽然听说过“大雄殿”通“大雄宝殿”,不过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据说那个“宝”在殿里,可惜殿内不让拍照,也只是看了看。寺里目前还有住持,很多义工在院落里和殿里尽心尽力地维护秩序,做排位登记,对我们说广济寺里的舍利、经文、法物等等都是真迹和古董,言谈间的自豪感真是让人羡慕。目前正在开放排位认领,挺羡慕那些居士,心向佛法,身有所属。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屡毁屡建,规制越来越高,收藏越来越多,香火绵延不绝,广济寺很不凡

可惜的是佛教协会所在北边院落没办法进入,传说中的戒台在里面。一个活着的寺庙,低调又高贵。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门后的院落是佛教学会所在地,律宗道场会是寺庙生命力的动力吗?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既是藏式塔,塔下少不了转塔的人,让人隐隐约约想起西藏来。现在的妙应寺已经没有寺庙的香火,所有的焦点都在白塔上。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京城觅一处安静的转塔之地

自从听了王楠老师的音频,对天宁寺一直念念不忘,去年偶尔路过时,曾在与天宁寺一墙之隔的花间驻咖啡遥看天宁寺塔的砖雕,可惜那时天宁寺未开。今年赶上开放,赶紧进入一睹。天宁寺是北京最老的寺庙之一,北魏初建,而寺里的砖塔是辽代所建,是北京现存最老的砖塔(也有人说是最古老的地上建筑,未考,也不考),没有之一。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主殿接引殿后就是辽代砖塔,隋朝为一颗舍利而建的木塔早已无存

天宁寺曾经规模宏大,如今基本仅剩围绕舍利塔的小小院落。砖塔还很完整,只是上面雕刻已不完整,基座上下两层八面88个龛内的狮头、坐佛和龛间的力士等基本没有完整的,最重要的八面塔身中四门四窗两侧和上部的雕刻也多有缺失。不过即使不完整,依旧能看出三世佛、菩萨、飞天、金刚等的传神和精致,烘托的缠枝、祥云花纹也绝不含糊。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八面密檐砖塔的塔身,虽不完好,依然精美可叹

据说当年寺庙恢弘时期,佛灯曾每月点亮都城,此时听檐下风铃也是都城一盛事,可惜现在都已不再了。
认识我的大北京——逛了几个寺庙(1)
保存最完好的一面塔身雕刻,想象下莲瓣燃灯明,檐下风铃脆

坐在院子里,想依旧能傍着千年古塔,又是蓝天相衬,确实很奢侈的一件事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