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英雄若兰》观后感(作者:潘桂湖)

(2021-12-09 18:10:32)
标签:

历史

文学/原创

文化

分类: 如歌行板


 

自从喜闻朱文科主席的长篇小说《血色幽兰》被改编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英雄若兰》,大部分取景在我们耒阳实地实拍,在耒阳开机拍摄,在耒阳首映。这事曾兴奋得我几晚睡不着觉。对于这部在耒阳为主取景实拍、讴歌耒阳革命英雄的电影,觉得有一股特别的亲切感,感觉这是我们耒阳红色文化的一张名片,好想先睹而后快。

2021年10月2日上午,耒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理事会和党支部成员,在耒城龙腾广场横店影城集体观看《英雄若兰》。感谢朱主席特别邀请我这位老同志参加,我长久的期待终于如愿以偿。坐在电影院的观众椅上,我激动而兴奋地等待着电影的开始。在激越的音乐中,风云激荡的画面出现了,伍若兰矫健的身影很快就活跃在银幕上。她漂亮、秀雅却又英姿勃发。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她是那么坚决,义无反顾,对革命的信仰坚定,对爱情忠贞,对受苦人同情,对姐妹和战友、同志亲近,对长辈亲切关爱,而对敌人对反动派十分痛恨,由此形成鲜明的对照,伍若兰的英雄形象令人又敬又爱。我觉得这个主人公的形象展示得太好了,那么有血有肉,这部电影表现得太成功了!

随着剧情的继续,伍若兰遇到了朱德军长。朱军长在耒阳坐镇四十多天,指挥湘南地区十多个县的武装暴动。因为共同的信仰使得两人一见如故,相互欣敬,心灵相通。他们在山谷间并骑远眺,在小河边同步畅谈,彼此理解,产生共鸣。剧中穿插了朱老总千里寻党的回忆、伍若兰对童年往事和投身革命的回顾,还有对未来理想的展望。他们既有英雄豪情的一面,又有女性柔情的一面。他们温柔的时刻,表现在朱总赠书、若兰拜师的时侯,没有亲密动作,更没有一个“爱”字,却感人至深。他们此刻的形象,既是一对革命伴侣,又是一对豪气干云的战友。让我深受感动和震撼的场景当驻扎在家乡的工农革命军被迫撤向井冈山之际,伍若兰长跪于母亲的膝前、默默偷看父亲授课孩童朗读的台词、伍若兰默默流泪前行的神态,这一连串的镜头,组成无比精彩的一幕!其间,她无一言一声,却又无声胜有声,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对双亲的依依不舍及对革命的无限忠诚。看到这里,我这个老头子都鼻子发酸,眼眶走泪了,实在是这部电影中超高艺术的一笔!

然而,最使人震憾难忘的是寻乌县圳下突围之战。当时,正是清晨,敌人偷袭、包围了红四军军部,形势危急。就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红四军首长们将陷敌手的危难时刻,伍若兰毅然率领警卫战士鸣枪引开敌人。她与骑白马的朱德擦肩而过时,在面临生离死别的肠断瞬间场景只有眼神中流露的关切、牵挂、依恋。这种含蓄的艺术手法是何等的精彩与高明后来,伍若兰被俘牺牲,还是采用了这种浪漫主义的场景呈现,让血腥的牺牲有一种悲壮之美……影片观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我一直沉醉于剧情中,直到电影结束才从沉迷中醒来。短短的100分钟的电影是如此令人惊叹!

电影《英雄若兰》集中刻画了双枪女将伍若兰能文能武、忠诚革命信仰、英勇无畏、敢于牺牲光辉形象,在有限的剧情长度中艺术性地反映了她短暂而辉煌壮丽的革命生涯。英勇就义于23岁的伍若兰,就像红色历史的天空划空而过的流星,短暂却无比灿烂。这部《英雄若兰》的电影也一样,虽然片长只有一百分钟,但精彩异常,不仅思想政治性强,艺术水平更高。更重要的是,它是耒阳有史以来第一部电影,是献礼建党百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对于耒阳影视文化具有填补历史空白划时代的意义。电影《英雄若兰》,好耒水河畔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又像鹿岐峰上的一颗亮星,必将璀璨在中国红色电影星空!

(潘桂湖,年近八旬,耒阳市南京镇杉木村人,毕生钟情文学,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为耒阳文坛著名的“三潘”之一,耒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