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节选)
南院,府内,日
南院枢密使高勋和飞龙使女里正在府衙密谋陷害萧思温。
高勋;现在萧思文越来越霸道了,你没有看到他那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真是气杀我也。
飞龙使女里在一旁添油加醋:是呀,大人!如今他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不好下手,得找个机会在宫外头。。。。。。
飞龙使女里边说边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高勋:恩,他萧思温是个什么东西,要文不能拿笔,要武没力,就会投机倒把打一些小算盘。靠报一个信就能加官进爵,老夫就第一个不服他。
飞龙使女里:还有他以为靠女儿封后就可以执掌朝政,别说大人,就是众大臣也不服,就是众亲王对他也是恨之入骨。
高勋:真不知道圣上是哪根筋错乱了,竟然把朝中大小事物交给他办。咱们跟了圣上多少年,不但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在圣上面前失去宠信!
飞龙使女里:父凭女贵!小人就最瞧不起这种人,什么狗屁才能没有,就可以爬到咱们头上,还大谈什么国家大事。真是笑死人!这种人来治理国家,不完蛋才怪呢!
高勋:要想除掉萧思文,谈何容易。一个不好,你我都得搭上性命!咱们要做好一切准备,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行。
飞龙使女里:请大人放心,这件事情就交给小的办,包他不着痕迹。
高勋:你办事,我放心。只要能作掉姓萧的,需要多少金银财宝也在所不惜!
飞龙使女里:是,大人!
皇宫,大殿,日
(省略。。。。。。。)
皇宫,大殿外,日
(省略。。。。。。。)
皇宫,便殿,日
宫女慌慌张张进来报告:娘娘!不好了,今日早朝,众亲王和大臣在大殿上吵起来了。
萧燕燕:有这等事情。究竟为了何事?
宫女:大宋边防不断的骚扰西南边境,圣上征求众大臣意见,该委派哪位将军去平定?南院的几位竟然推荐国丈前往。
萧燕燕:推荐国丈?现在国丈是位高权重,难免惹小人嫉妒。
宫女:娘娘放心,圣上他没有点头。
内侍在门外宣道:圣上驾到。
辽景宗从外边进来。
萧燕燕和宫女忙给辽景宗行礼请安。
辽景宗:不必多礼,起来吧!
萧燕燕:谢圣上!
萧燕燕起身给宫女递了一个眼色,宫女忙退下。
辽景宗:(恼怒)众亲王和众大臣竟然在大殿上吵起来了,简直不把联放在眼里。
萧燕燕:是为了平定西南边境之事?
辽景宗:恩。
萧燕燕:众大臣有争议是好事情!
辽景宗看了萧燕燕一眼:皇后的消息很快啊!
萧燕燕:臣妾闲来无事,到处走走,路过大殿,听到吵闹声,就停下脚步听了一会!请圣上将罪!
辽景宗:起来吧,联又没有怪你!
萧燕燕:谢圣上!
辽景宗:皇后,你觉得联派谁前往合适?
萧燕燕:圣上,臣妾不敢妄谈国家大事。再说后宫不干预朝政。臣妾岂敢掺越。
辽景宗:无妨,联赦你无罪。
萧燕燕:谢圣上!臣妾以为这个时候有人推荐国丈前往平定,似乎不太适宜。
辽景宗:国丈不是也为我大辽立过赫赫战功!
萧燕燕:圣上刚登基不久,皇位不稳,众亲王虎视耽耽,这时候调走国丈,等于去掉圣上的一支背膀。
辽景宗点点头:那依皇后之见,该派何人前往?
萧燕燕:韩匡嗣将军!
辽景宗:韩匡嗣?可是他是汉人。
萧燕燕:圣上,韩匡嗣在朝数载,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没有发挥出其聪明才智,心中肯定是苦闷至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身份是汉人,但是他却又不敢言明,惟恐圣上多疑,而惹来杀身之祸。
辽景宗:皇后分析的不错。
萧燕燕:一旦有机会,韩匡嗣一定会奋勇杀敌,表现其忠心。
辽景宗:可是。。。。。。。一旦军权在握,皇后就不怕其有反叛之心?
萧燕燕:怕!但是圣上,韩氏一族在朝多年,其心早已稳定,就算其有反叛之心,圣上已把他派往边关,其家眷还留在上京,在圣上手里,量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辽景宗点点头:不错!
萧燕燕:圣上可封韩匡嗣为平西南大将军,耶律斜轸为副将军,韩得光,韩得荣为左右先锋。太傅狄诏纪为监军,押运粮草。一来可以让韩匡嗣的文韬武略对付大宋,二来耶律斜轸可监视其是否忠心?
辽景宗笑道:皇后所言甚是!
萧燕燕:圣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外患解除,内忧呢?上京要留下韩得让,给他一个文职。一旦皇宫有变,他不会坐视不理,再封耶律仁为宿卫军头领,以保皇宫突变。还有一点,与亲王联姻。
辽景宗:联姻?
萧燕燕:圣上,众亲王对圣上登上大宝多有不服之心,如何平定众亲王?只有联姻一条路可走。在京都,势力最强也是最有资格问鼎皇位的是齐王和赵王。圣上下旨敕婚让我大姐嫁给齐王二姐嫁给赵王,这样有两大亲王,其他亲王就是不服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辽景宗:皇后言之有理。联这就去下旨。
萧燕燕:圣上不必如此着急?
辽景宗:以皇后之见,该如何?
萧燕燕:臣妾以为当务之急就是拜帅!联姻之事缓一步再说。
辽景宗;对!对!对!一切按皇后的意思办。
南院内府,日
南院枢密使高勋和飞龙使女里在府衙内室得意忘行的大笑。
高勋:痛快啊痛快!你没有见到萧思温那老贼的脸色,都发青了。
女里:可是,圣上也没有答应。怎么办?
高勋:只要我们坚持,就不怕圣上不答应。现在圣上也是左右为难,就算萧老贼有万般本事,也不是大宋官军的敌手。即使不能除去他,也要让他日子不好过。
女里:可那老贼也有一手,也曾打过胜战。
高勋冷笑着:他那也叫打胜战,镇守南京府多年,也就乘后周世宗柴荣生病之机拣了一回便宜。这次抵抗宋军可不是后周。他想再拣了一回便宜,无疑是在做梦。
女里:那是。
高勋:只要那老贼离开京都,咱们又是圣上的左右背膀了,升官发财也就不远啦!哈哈哈。。。。。。
女里也跟着大笑起来。。。。。。
皇宫大殿,日
文武百官陆续进入大殿。相互之间互相打招呼。
内侍宣道:圣上驾到!
众大臣忙停止了议论,转过身来。
辽景宗从幕后走出,走在龙椅上坐下,威严的看着众大臣。
众大臣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辽景宗:平身!这次大宋乘我大辽新皇登基之际,来犯我西南边境,着实可脑!联决定派韩匡嗣将军为平西南大元帅,前往西南边境平定西南之乱。
众大臣大惊,面面相视。
大臣甲出列:圣上,万万不可!
辽景宗:有何不可?
大臣甲:韩将军从未带兵出征过,经验不足。大宋乃精兵强将,作战经验丰富,韩将军此去无疑是以卵击石,如何能敌?
大臣乙:是啊,圣上,高大人说的及是。
北院枢密使阿莫里:韩将军文韬武略,定能胜之!
大臣甲:圣上,就算韩将军是文武全才,让他挂帅,实为不妥!
辽景宗:有何不妥?
大臣乙:他乃汉人,让他挂帅,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众大臣议论纷纷。
萧思温:汉人就不能挂帅吗?真是笑话。
阿莫里:韩将军忠心耿耿,决无二心。
大臣丙:让一汉人挂帅,岂不让天下百姓小看我大辽无人!
大臣甲:圣上,臣也有同感!此次出征非同小可,国丈萧思温大人可胜任,文韬武略不亚于韩将军,作战经验丰富。
辽景宗:国丈近年来,体弱多病,不疑出征。联意已决,拜韩将军为帅!
众大臣:圣上三思!
辽景宗:平定西南之事不必再议论,宣旨!
内侍:韩匡嗣接旨。
韩匡嗣上前跪地:臣领旨。
内侍宣读圣旨:大宋犯我边境,危及大辽。任命韩匡嗣为西南兵马大元帅,调集兵马,准备出征抗宋。钦此。
韩匡嗣:臣遵旨。
内侍:耶律斜轸,韩德光,韩德荣接旨。
耶律斜轸,韩德光,韩德荣:臣领旨。
内侍宣读圣旨:任命耶律斜轸为副帅,韩德光和韩德荣为左右先锋。协助韩匡嗣元帅共同抗大宋。
耶律斜轸,韩德光,韩德荣:臣遵旨。
内侍:太傅狄紹纪接旨。
狄紹纪:臣领旨。
内侍:太傅狄紹纪为监军,负责粮草押运,协助韩匡嗣御宋,钦此。
狄紹纪:臣遵旨。
内侍:耶律仁接旨。
耶律仁:臣领旨。
内侍:耶律仁至入朝以来,一直是尽忠职守,特封为宿卫军首领。钦此。
耶律仁:臣谢主龙恩。
内侍:韩得让接旨。
韩得让:臣领旨。
内侍:韩得让文才出众,特封太史院史官。钦此。
韩得让:臣遵旨。
南院内府,日
南院枢密使高勋回到南院,就大发雷霆:真是气煞老夫。那个阿莫里更是可恶。
女里:大人,现在萧思温室位高权重,一时之间咱们是没有办法除掉他。
高勋:现在没有办法,不等于以后没有。得找个机会下手才是。
女里:大人放心,只要有机会一定叫那萧老贼去见阎王。
高勋:吩咐你的事情怎么样了?
女里:大人,请放心。一切早已准备好了,只等机会。
高勋:事成之后,老夫重重有赏。
女里:请大人放心,到时候一定会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皇宫,后宫便殿,日
萧燕燕:爹爹,您现在是位高权重,言行举止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要给人烙下话柄。还有一件事情要与爹爹通个气。为了圣上皇位能够稳固,圣上决定让大姐,二姐与齐王和赵王联姻。
萧思温:请娘娘放心。为父会谨慎小心的。联姻之事,娘娘和圣上做主就是了。
父女两人正说着话,只听內侍宣道:圣上驾到。
辽景宗迈着欢快的步伐走了进来。
父女两忙上前给圣上请安。
辽景宗:不必多礼。起来吧。
父女两:谢圣上。
辽景宗:今天真是爽快!这是联登基以来,独断了一回。这全是皇后的功劳。
萧燕燕:臣妾汗颜。
辽景宗:联真是没有想到皇后如此聪慧,目光有如此远见。
萧燕燕:谢圣上夸奖。臣妾刚来把和亲王联姻的事情说了,爹爹是一百个赞同。
辽景宗:多谢国丈。
萧思温:圣上的恩典,老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萧燕燕:只要联姻,至少众亲王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所动静,帝位也会稳定许多。
萧思温:只要给圣上喘息的机会,再想办法一一解决众亲王。
辽景宗瞪了萧思温一眼:联不想大动干戈,手足相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