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赏析第三十三章

(2017-12-28 14:58:38)
标签:

原创

道德经

分类: 读书笔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明智。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是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身体力行、努力不懈的人就是有志向的人。安受本分的人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

      此章老子主要谈“人”,谈人格修养。
    首要的一个观点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人是最难认识的,俗语说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是说明知人本身就是个很困难的事,因为人这一天地精灵善于伪装,可以制造假象,思想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自古至今,人们才总结出了诸多的观人之法。诸葛亮的观人七法,曾国藩的《冰鉴》都较为著名。所以说如果能准确深入的认识别人那也是很了不起的,很是有智慧的,可惜的是我等凡夫俗子大多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每每被他人所蒙蔽。老子此章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观人,而是如何知己,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比认识别人更加的难能可贵,更加值得珍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我们常困于自我的圈子,不能跳出三界外去观察自己,所以也就不能全面的认识自己,更有时候人会因为好胜、因为虚荣、因为利益等等会固执的坚持己见,使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以自省者的心态去观照、分析、评估自己,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会更接近于真实的自我。但是这样的人在现实社会当中少之又少。
    人最难的就是自我约束,给他人提要求容易,约束自己就很难,这可以说是人性的弱点。在没有外力逼迫、外界监督的时候,人最容易放纵自己,在遇到美衣美食美女美车等等美好事物的时候,人也最容易产生追逐心里而不能克制,所以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克服自身的弱点而坚守其道的人必然会取得一定的成就。而那些放任自流、见异思迁、心猿意马,浅尝辄止的人固定不会有所成就。
    人要坚守本分,这个本分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性中那些最善良、最纯朴的品质,也可以理解为符合道德规范、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有一生的平安。一切的非分之想都有可能驱使我们违背道德,触犯法律,把自己至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长久。
    知足者富,我们也常说知足者常乐。常乐主要说人的知足心态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而知足者富,其实主要讲如何看待财富的问题。单纯从多寡的角度分析,知足者是不能富的,知足了就失去奋斗的动力,就小富即安了。这里的知足者富,主要是教导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使自己的欲望无限的膨胀,精神上保有一种富足的状态。
    有生就有死,每个人都逃脱不了一死,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如白驹过隙,所以人们才追求长寿。古有炼丹求仙,也有万岁盈耳,今人更重保健,不管是治身还是治心,都注重于本体生命的延续,但不管怎样,长寿都是个相对的概念,多活个十年八年而已。老子在这里讲的长寿不是身体的长寿,而是指精神的不朽。人的思想、精神是不会以人的身体的消亡灭失而消亡灭失的,老子人已没,思想传千年,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小到家风,良好的家风也是先祖先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也都主要是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切不可本末倒置。
    自知、自胜、自足、自强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