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解读----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2016-10-21 08:24:34)
标签:

原创

孟子

滕文公上

分类: 读书笔记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
  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墨家学派的信奉者夷之想通过孟子的学生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是很愿意见他的,但我现在正病着,等我病好了我去见他,夷子就不用来了。
  过了几天,夷子又提出想见孟子。孟子说:我今天可以见他,不公正地对他,则道理就会不显明;我且公正地对待。我听说夷子是信奉墨家学说的,墨家学说提倡办理丧事,以薄葬为正确的道路;夷子想用这种主张移风易俗于天下,难道不是认为不这样就不可贵吗?然而夷子又厚葬他的亲人,那就是用他认为低贱的方法来侍奉亲人。
  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夷子。夷子说:儒家的道路,古代帝王对待百姓就象爱护婴儿一样,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呢?我也认为爱是没有差别等级的,只是施行的时候由亲人开始。
  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这个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他的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孩子一样吗?那是有取舍的。婴儿在地上爬着将要跌进井里,这不是婴儿的罪过。况且天生万物,每物只有一个根本,而夷子却认为有两个根本。大概上古时候曾经有不安葬自己亲人的人,他的亲人死了,就把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撕食尸体,苍蝇蚊子也聚来叮咬。他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斜着眼而不敢正视。这个汗呀,不是自己想出的汗,是内心真情表现在脸上的结果,于是这人就返去拿藤蔓野草和灌木来掩埋尸体。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和仁爱的人埋葬自己的亲人,也必然是有道理的。
  徐辟把这些话告别了夷子。夷子怅然若失,停了一会才说:命运就是这样啊。

       
本节主要讲了孟子与墨家弟子夷子的对话辩论。 墨子是中国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本节从夷子他们主张薄葬以反对奢靡之风,提倡移风易俗开始,拿夷子主张薄葬却厚葬其亲人,驳斥墨家无差别的兼爱的主张。夷子举出儒家提出的赤子的概念来应对,孟子就此仍拿赤子举例来说明儒家的观点,虽然儒家主张仁爱,但君王对老百姓普遍性的关爱和对具体的人的爱还是不一样,有差别的,并不是墨家所说的对大家的爱都是一样的。夷子听了觉得这是命之矣,就是承认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孟子的说法是对的。
       
这场辩论以孟子的胜利结束,但并不是说墨家的学说就不对,儒家的学说就对,各种学说都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思想良方,或多或少都有可取之处,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