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辈教育心得谈

(2010-09-06 20:39:32)
标签:

杂谈

孙辈

教育

培养

心得

分类: 家庭教育

   开学了,我的外孙女果果上了小学四年级,吴学兄建议我写写培养外孙女的事情,他的外孙和我外孙女都是2001年12月生的,现在都是8岁,有可比性,我感到也应该写写,回顾果果的成长有一些可以总结和思考的东西,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既是给孩子长大后的一个交代,也希望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的指点,抛砖引玉,为孩子今后的培养会有许多启发的。

1、关于培养目标:吴学兄说:“武大(武汉大学)的一位博导,是一位留法七年的博士,她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她说要把我们的后代扶上中华民族这个东方文化巨人的肩上,这样才能对世界做出更突出的贡献。”我对他说:我可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培养孙辈主要是他们父母的责任,我们把下一代培养出来了就完成了历史交给我们的任务了,对于孙辈的培养我们只能起辅助作用,把他们的生活照顾好,接送好孩子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我们的年龄也大了,应该量力而行,承担不了太多的任务。孩子将来的前途现在不能过早定性,而且也看不出来,过早地确定目标也是一种浮躁,小学仅仅是人才培养的奠基阶段。

2、关于孩子的快乐成长:在幼儿园流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这句口号,我原来也很相信它,但是经历过了,我才发现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比如要在什么知识和技能上不输在起跑线上?要跟多少人比?要在多大的范围里比较?这都是很模糊的事情,如果让孩子在什么方面都不输在起跑线上,都要像赛跑一样争第一,孩子就要上很多兴趣班,就会失去很多玩的时间,这样孩子的童年就会失去很多快乐。我们果果是三岁半从国外回来的,在幼儿园里没有像国内的孩子那样提前认了几百字,会背多少唐诗,会算多少加减法,在小学入学测试时校长说我们果果早期教育很欠缺,不过孩子智力没问题,上学是能跟得上的,就被录取了。现在小学三年级都读完了,她学习不但没有拉下,还年年有进步,在班里学到了前头,(学校在学习成绩上不排名次,只有平均分,所以孩子学得程度我们是清楚的)在小学3年里我们在双休日和假期没有让孩子进过课外补习班,没有请过家教,没有给孩子额外留作业,就把老师讲的学懂,把老师留的作业完成就行了,作业她基本上在晚饭前就完成了,就这么按部就班地学,几年下来,学习效果是不错的,给孩子留下快乐的童年很重要。

3、身体最重要:我们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果果三岁半回来到现在,她没有打过一次针(注射和点滴),有病就吃点药,她没有缺过一天课,每天晚上8点半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生活很有规律,是健康成长的。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希望他们将来起码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看看现在的啃老族,只能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在国外,父母把孩子养到18岁经济上就不负责了(惟独许多华人做不到),今后的前途靠孩子自己闯,富人们把遗产不留给孩子而是捐给慈善机构,就是要让孩子不依靠父母而能够自立。因此,孩子自小就应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住的地方距学校有近两站地,只要天气好,我通常是带孩子步行去学校,每次20多分钟,每天来回两趟,就是一种体能的锻炼。在家里我们特别注意孩子的眼睛,不让她长时间看电视和看电脑,提醒她千万不要得近视,如果为了学习好而得近视我们觉得是很不划算的,这会影响她今后的职业生涯。

4、注重挫折教育: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小进行挫折教育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心态很有好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宠惯了,称王称霸,出去了胆子很小。要适应社会,就要告诉她,在学校里没有人这么宠你,你要学会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一次没有考好,告诉她不要紧,好好努力,下次就能考好了。有的孩子比自己强,要告诉她人家下了多少功夫,咱们还是努力不够,这个世界上比自己强的人多得很,不要嫉妒,要向他们学习。看看现在有学生跳楼自杀的,我就觉得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挫折教育。

5、关于学习成绩:成绩不能不要,成绩不好就升不了班,将来考不进大学,但是对成绩也不能看得太重,从学校方面来说考试成绩是检验老师教学效果的,从学生来说也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如果以考到90分为100%的努力来算的话,要再上5分考到95分就要付出200%的努力,要再上5分考到100分就要付出300%的努力,仅仅为了这几分就付出那么多努力,孩子多辛苦呀!我看到她同班的有的孩子为了保持成绩上的优势,双休日都要上语文、数学、英语的补习班,以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来取得多几分的成绩,我们是不做的。我们都是过来人,从我们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的同学来看,当年成绩最好的不见得将来最有成就,从社会现象来看:学习不及格的当总统(如布什),学习一般的当老板、总经理,学习好的搞技术,学习最好的当教授。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我国60多年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国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获得者而台湾香港却能?这些都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我觉得不要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应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6、关于兴趣爱好:小学阶段是兴趣养成的时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她的兴趣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不可能规定她往哪个方向发展,在幼儿园因为我们住得远,参加不上放学以后的兴趣班,只让果果参加了中午上课的钢琴班,从4岁学到现在学了4年了,不是为了考级,更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当钢琴家,就是让她有一项兴趣爱好,可以弹几首曲子。我看到有的家庭硬逼着孩子考多少级,结果级上去了,孩子再也不愿意弹钢琴了。我们现在起码孩子不反感弹钢琴,有了一定的兴趣,能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这几年来,孩子先后学了图画、舞蹈、拉丁舞和钢琴,现在仍在坚持的是后两项,在学校的艺科学校里她最喜欢泥塑。在孩子的兴趣培养上要多观察,不要强迫孩子学什么,也不要抹杀孩子的一点天性。

最近我在参加一次家长会上,他们小学的校长讲了一些话对我很有启发,她说: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要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她说:任何一个兴趣都包含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要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发现孩子的兴趣亮点,体验孩子的兴趣快乐点,因势利导孩子的兴趣爱好点,稳定巩固孩子长久的兴趣兴奋点。

从我的观察看,果果对画画,做纸工很有兴趣,字写的比较规整,现在对这学期报的泥塑很有兴趣,对音乐和钢琴也有兴趣,有一点天赋,对电脑的兴趣特别浓,很多电脑游戏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我在观察她的兴趣变化,希望孩子能自由地快乐地成长,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