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能放下身段的加拿大馆

(2010-07-13 05:28:04)
标签:

杂谈

上海世博会

加拿大馆

太阳马戏团

分类: 上海记事

因了一些亲朋好友和同事在加拿大,我开始关注这个国家,以前只知道加拿大国土面积997.061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960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一点,但它的人口才3,361(2009),人口密度3.2/平方公里(2009),因为它与美国毗邻,在国家发展上占尽了先机,美国不允许它的近邻有强大的军事,所以加拿大就不需要花钱建立强大的国防,这省下的钱可造富于民,所以加拿大的福利好,加拿大是美国的后花园,美国人经常可以开车去那里旅游,且不需要签证。加拿大有丰富的资源,属于真正的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的国度,它的生态环境好,那里民主制度健全,是吸引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一块热土,移民给它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去世博园我看加拿大馆就是想看看它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到世博园参观是无法事先计划的,走到哪算哪,但有一条原则:遇到要排几个小时队的馆我是不会去看的,在大热天实在累不起也浪费不起那个时间。正好走到了加拿大馆旁边,看到排队的人不是很多,队伍走得较快,就决定去看看它。

http://s15/middle/4c5fc174h8b1bfec2bf5e&690    加拿大馆的外形很特殊,外立面一半铺设金属外墙,另一半铺设红衫木外墙,这种红杉木为加拿大特产,全部产自魁北克市,由飞机运送到上海。这是一种很昂贵的木料,每立方米1万元

http://s11/middle/4c5fc174h8b252b24dbca&690走到另一面就见到加拿大馆的标志了。

http://s12/middle/4c5fc174h8b254e99a26b&690    随着队伍进到展馆内,看到展馆设计成半包围的外型,在展馆中央有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几个带面具的小丑走来走去和游人合影,对面的墙体上覆盖了大面积的绿叶植物,在上海的酷暑高温天气下这些植物能能经得起阳光的酷晒吗?

http://s8/middle/4c5fc174h8b25c37c7f77&690  走进展馆大厅,红枫叶的标志非常醒目。枫叶是加拿大国旗的图案。

http://s8/middle/4c5fc174h8b25ea0ae617&690展馆里光线很暗,两边都是介绍加拿大风貌的影视墙。

http://s13/middle/4c5fc174h8b26443ac46c&690    展馆内像一个巨大的隧道,两侧的影视墙播放着加拿大的城市风貌,令人目不暇接,空中的红色彩带营造了浪漫和动感的氛围,展馆内将没有大型的展品或物件,所以游人流动的比较快。

http://s1/middle/4c5fc174h8b3a142b8d80&690城市未来的影象

http://s2/middle/4c5fc174h8b3a302efcc1&690    这是什么?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明白,外国馆就这个毛病,没有人讲解,后面的人推着你走,也来不及看墙上的介绍,它是一根根端部打成斜面的水管子,是不是用它来反映孩子梦幻中的城市的“神奇之水”?

http://s14/middle/4c5fc174h8b3a6b2c3fbd&690
    展馆里最不寻常的是有3辆健身器材的自行车,它的前面的弧形屏幕上是加拿大各地的风光,当观众骑上屏幕前的自行车,在屏幕上就会演出他们骑车穿梭在加拿大的影像,这就好像在加拿大旅行一样。如果这种高科技的东西移植到健身房里一定很受欢迎的。

http://s7/middle/4c5fc174h7452a8e09b76&690    在我的印象里加拿大馆并不热衷于做生意,卖产品,只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有他们的特产。

http://s15/middle/4c5fc174h8b3aabf8ee6e&690    参观完了,出了展馆,在开放的公共区域内还有互动的节目,这是一位身着皇家卫队礼服的加拿大人不惧炎热,耐心地和游客留影。

http://s8/middle/4c5fc174h8b3acb7610d7&690这是两位太阳马戏团的小丑演员,他们主动地走过来与游客合影,一点没有架子,这种面向老百姓的很亲和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我参观加拿大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它给我的印象却久久不曾离去,我参观了世博园的几十个馆了,要评价一下各个馆的特色,我认为加拿大馆是最能放下身段的,最面向老百姓,最乐意和游客互动的一个馆。

    我查了资料,原来加拿大馆是归加拿大文化遗产部总负责的,他们把展览部分的创意、设计委托给蜚声世界的太阳马戏团这个私营团体负责,这些艺术家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我们留下了对加拿大城市耳目一新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