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竞技/足球体育 |
分类: 走进绿茵 |
http://s5/middle/4c5fb26et79c59f5fdce4&690 中国足球队与西班牙队的友谊比赛,引来了关注。如果从西班牙队一边来看,跟中国队打热身本没有特别关注的必要,就像此前他们与韩国队的热身赛,没有什么值得炒作的。一支世界杯和欧洲杯的双料冠军球队,哪怕是跟亚洲最强的日本队踢一场,实力上也有足够的优势。所以,这场中西之战,更多的炒作还是从中国队一边发起的。即使西班牙媒体给予中国队好评,也是因为中国队的实力和排名比西班牙队差得太远,而实际表现比想象中要好。
中国足球队打了不少热身赛,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要参加大赛,以我为主,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手来热身,检验人员配备和战术组合的质量;另一种是对方要参加大赛,请中国队扮演假想敌角色。中国队要根据两种热身赛目的的不同,决定自身的准备。前一种热身赛对手往往略弱于我,中国队除了要打出训练中的路数,还必须考虑胜负,不能轻易输球而影响士气;后一种热身赛对手可能很强,中国队倒可以不去计较胜负,甚至不在乎场面的被动难堪。
热身赛也是学习的过程。南非世界杯前夕,中国队一球小胜法国队。今年欧洲杯前夕,中国队一球小负于西班牙。两场比赛好有一比,在比赛结果和整体表现上,中国队都赢得较高的评价。高洪波接手后,中国队国际排名上升了30位左右,卡马乔延续了这一势头,已经很长时间保持在亚洲第五名的位置。这些积分大多是在热身赛中取得的,对日后中国队大赛分组抽签有一定好处。作为国家队,世界杯外围赛和亚洲杯赛要一两年才有区区几场,学会打不同的热身赛很重要。
球迷应当学会看热身赛,了解和理解国家队热身赛与俱乐部职业联赛的性质不同,评价标准不同。为俱乐部球队叫好相对简单,为国家队鼓劲会有些纠结,胜仗之中要找问题,败仗之中要看亮点。与国外球迷相比,中国球迷为国家队长期徘徊,没有实质性突破而伤心,对国家队的支持有时候显得很勉强,做中国球迷其实挺痛苦。
媒体对国家队不能太挑剔刻薄,超出可能性去要求场场都赢球。非正式大赛赢球,要么被讥讽为“热身赛之王”,要么被热捧为“大捷”。说好就得十全十美,说差就得一无是处,全然不顾热捧之后的事情,否则便是旗帜不鲜明。这样绝对化的舆论很难客观公正,于人于己都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