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足球杂谈 |
分类: 走进绿茵 |
上周,中国足协在香河基地召开特别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中超联赛管办分离的方案。由于与先前足球运动管理彻底实施管办分离的传闻出入很大,当下就有媒体表示失望和不解。事情过去已经好几天,觉得还是该把当时的想法和说法记录下来。
足球必须改革,改革必须不断深化,这是毋庸置疑的。改革是有突破意义的大事,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某一个早晨就可以跟昨天一刀两断的。只有分阶段逐步实现基本目标,并与时俱进地加以充实和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改革的代价。中国足球种种矛盾盘根错节,既有足球界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条件的制约,既有通过自身努力可能取得的局部突破,也有必须等待经济社会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来支持。前者要有信心,后者要有耐心。
中国的事情,虽然早已不再用“左”还是右来划线,但思想意识上激进和保守的交锋仍存。联赛改革是足球改革很重要的一部分。当年红山口会议正是选取联赛作为突破,从竞赛体制入手启动足球改革。如今,以管办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深化足球改革再次从联赛做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
没有局部改革的积累与聚合,就没有全局改革的基础和依据;没有全局的改革,局部改革的目标无法确定,暂时的成果也难以持续和完全到位,甚至可能很尴尬。中国足球联赛最终完全和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肯定要到足球改革整体目标实现才能解决,足球改革肯定要到中国体育改革整体目标实现才能解决,体育改革肯定要到经济社会改革整体目标实现才能解决。这些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完成后,随之而来的必是新的改革任务被提出。这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和不可违背的规律。所有的步骤和计划都只能顺应规律,不能异想天开,超越客观环境和条件。
管办分离在现阶段究竟限于何种范围,能做到何种程度,需要弄清。联赛率先尝试管办分离,不但应当予以肯定,而且已经期待多年。至于要不要有个时间表,则应慎重,不是可早可晚,也不是越快越好,主观愿望必须与客观需要及可能相适。否则,这种分离有没有实质意义,是不是真分离,会不会弄成夹生饭,都让人没底。
职业足球需要市场经济、文化内涵和道德诚信。有钱,只是具备了把职业足球搞起来的必要条件,没文化、不诚信,说明不具备把职业足球搞好的充分条件。中国的职业足球脱胎于专业足球,而不是从业余足球发展起来的,很多碰撞不可避免。现阶段要做的是为彻底管办分离创造条件,不能幻想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