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行有感之三:日本的体育教育

(2011-12-06 13:57:41)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人生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从幼到老的国民教育。其中,教育的内容不尽值得肯定,但做法还是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就拿体育来说,中国体育界曾在几十年前有过一种说法,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以新德里亚运会金牌超过日本为标志,取代了日本在亚洲体坛的霸主地位。当时有一种看法,认为日本竞技人才缺少后继,经济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年轻人贪图安逸,不再愿意从事专业训练并为之付出艰辛,导致传统强项出现滑坡。其实,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的确可能产生这种效应,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体育观念发生变化,体育功能开始分化,竞技体育对大多数不具有天赋的人来说,逐渐转为观赏而非追求,但是,对体质健康的重视势必引起大众化健身锻炼的兴起。

  在日本期间,忙里偷闲观摩了一节初中三年级的体育课。日本中学生的体育课内容紧凑,活动密度很大,但学生的体育技能并不高。一节篮球课,从个人的传接、运球、跑篮到分组对抗,学生气喘吁吁。老师只在一旁看表吹哨子,提示转换项目,并不停歇讲解。“课前已经把要求做过布置”,及川贵司老师这样解释。他毕业于体育大学篮球专业,任教已经12年,体育课内容完全是按照文部省颁布的教学大纲来安排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即使毕业班挥或期末考试,也不能占用体育课的课时,体育教师也不会比数理化老师低人一头。

 

  东京目黑中学老师本间金荣先生介绍说,日本的学校体育课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而是灌输体育中礼仪和行为规范,诸如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公平竞争、文明参赛。日本传统体育项目大相扑、柔道等,都在交手前有一套繁缛礼仪,至今不变。学生的体育成绩是根据体育课考勤和平时的体育态度来评定的,定性而不定量,不需要一定进入几分几秒才算达标。

 

  这个解释可以理解为日本的学校教育是德育当先,连智育都在其次,下午两点多,学生们背起书包放学了。据说,有中国驻日人员的孩子回家后,转眼的功夫就去玩了,家长还想督促孩子做作业,但全部作业只需要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够了。体育的重要性在于作为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文化教育手段,不是单纯应试所能解决的。

 

  日本的体育教育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譬如,学生上学必须穿统一的校服,不允许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穿名牌服装。午饭由学校统一安排便当,避免学生因家境不同自带餐食有别。教育,首要的是学习怎样做人,这是终生的功课,受此影响,体育也成为育人的载体。

 

  相比之下,中国的体育部门离开比赛就不会搞体育,教育部门离开考试就不会办教育。政府主管部门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必然练出什么样的“基本功”。由此生出的体教结合会是什么样,能解决什么问题,可想而知。

 

东行有感之三:日本的体育教育          东京目黑学院中学学生在上体育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