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iddle/4c5fb26et949afabe8721&690
中国男子足球队亚运会首战失利,比分差还不小,赛后几分钟,网上就有了“36年亚运首次首战败北”为题的报道,次日更见多家纸媒的挖苦。其实,历届亚运会足球项目赛制和规程不仅相同,其可比性也需具体分析。单就赛果而言,中国队首战比分如下:
1974年 德黑兰 第七届
0∶2负于朝鲜
1978年 曼谷
第八届 1∶0胜沙特阿拉伯
1982年 新德里 第九届 1∶0胜马来西亚
1986年 汉城
第十届 2∶1胜印度
1990年 北京
第十一届 5∶1胜新加坡
1994年 广岛
第十二届 2∶2平土库曼斯坦
1998年 曼谷
第十三届 4∶1胜黎巴嫩
2002年 釜山
第十四届 4∶0胜土库曼斯坦
2006年 多哈
第十五届 1∶0胜伊拉克
2010年 广州
第十六届 0∶3负于日本
如果非用成绩来要求,贬损现在这支打亚运会的中国队,难道过去首战击败三流以下对手的比赛就值得当回事吗?从赛规说,1998年以后的亚运会足球比赛与国际足联的奥运会比赛规则接轨,参赛球员年龄限制衔接,即奥运会限23岁以下,此前两年的亚运会限21岁以下,以使球队和球员能够借助亚运会为奥运会练兵。因此,一定程度上说,原来不分年龄的亚运会足球赛是各国和地区代表队之间的对抗,后来变成后备力量之间的较量,可以说并非最高水平的赛事。
除1974年的朝鲜队是亚洲强队外,1978年时的沙特足球还没有成熟,2006年的伊拉克队也不是第二年夺取亚洲杯赛冠军的队伍。总体上看,以往亚运会小组赛中国队首战的对手弱队居多。本届亚运会小组赛中国队抽签结果,赛程上的对手是从强到弱,与通常实力较强的队伍要在最后一轮相遇的办法不一样。实际上,这不会对出现局势有太大影响,因为6个小组中有4个组的第三名仍可晋级。
中国队输给日本队,双方都是年轻球员,场上节奏控制得都不好。中国队在比赛中段一度压住对手狂攻,似乎占优,但门前的球路不清,打击方式简单,得势不得分。球员普遍紧张,急于求成,越打越急,忙中出错,急不择路。因此,这场比赛没有全面表现出球员应有的能力,却将弱点和不足暴露无余。否则,至少是应当破门得分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这批球员经历有质量有压力的比赛太少,张琳芃、王云龙等打过的最重要比赛只是去年全运会,行话叫做会踢球不会比赛。
这支中国队能否走到伦敦奥运赛场,很不乐观。只是其中有些球员的潜质不错,亚运会的锻炼对他们的成长成熟很重要。
还是先看看再说,不必把急于把事先准备好的旧账统统算在年轻球队的头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