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气不服气很重要吗

标签:
体育/竞技/足球 |
分类: 走进绿茵 |
http://s7/middle/4c5fb26et8ec82a3d78b6&690 中超京鲁之战引出漫天的口水,双方球员、教练赛后的言论像小孩子斗嘴,归结起来,无非是争议“服气不服气”。
议论最多的是国安质疑鲁能拖延时间。鲁能球员抽筋倒地接受治疗,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故意拖延时间,一是体能确实不济,两者必居其一。有鲁能球员认为拖延时间本身就是一种战术,这等于承认是故意,但主教练伊万表示“抽筋说明球员保持着高节奏的奔跑”,俱乐部副总韩公政也说“没有一个人是装出来的”,而同样奔跑的国安却无人抽筋,这等于承认鲁能球员体能不如国安。无论两种辩解哪是真哪是假,都说明鲁能没有优势,否则,就不会出现抽筋,也不会故意拖延时间。
“他们有什么资格说别人,有本事先进个球再说”,这是一家网站上刊出的鲁能球员赛后谈话。此言之差,第一,说话的资格并不只属于赢球一方,也不在于有没有或有多大本事,没见过赛后教练员的记者见面会只许胜方出席和发言的;第二,李金羽为鲁能进的那个球体现出他捕捉机会的能力高人一筹,从杨智被破门后的样子不难看出,国安方面对此没有一点不服气的表示,但是,对于阎相闯击中门框的那一脚,鲁能完全没有做出干扰,若非差之毫厘,比赛结果将是平局,鲁能方面应当就此反思,不然,过了初一难过十五。如果两方谁有发言权仅取决于射门的结果,而不是进攻的过程,那么,影响球队发展的必将是进球一方。
中国足球踢了这么多年,缺少的就是发现对手的优点,尤其是鲁能、国安这样的强队,更不该计较一时得失。斗嘴永远比斗脚容易,但足球是用脚踢出来的,不是吵嘴。京鲁之战的胜负不能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只有共同提高比赛质量,才是中超所需要的,就算对手服气,其余那十几支中超队伍都会服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