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足球 |
分类: 走进绿茵 |
10月31日,2009赛季中超联赛落幕,北京国安经过16年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成为职业化改革以来又一个获得联赛冠军的俱乐部。比及大连和上海,北京的足球传统和氛围并不逊色,只是基础不够厚实,可要跟深圳和长春相比,显然是北京更有底子。所以,国安这个联赛冠军确实有点迟到。
国安与鲁能在职业足球圈子当中可有一比,并不是因为同有大型国企做后盾,而是因为足球文化的辐射和影响。要说具体情况,鲁能俱乐部高层非常重视足球文化建设,而国安足球代表北京的地域文化,主要是自下而上。
11月1日,国安夺冠后的第二天,我去医院看望老父亲。同室一位老病友久卧病榻,凭着感觉,到点就要护工打开电视机,收看BTV6体育新闻。另一位病友入院已有20多年,当初有眼疾,后来越发严重,直到双目失明。借助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全知天下事,说起国安等待了16年,说起电视里正在回放的国安夺冠之战录像……。其实,他根本无法亲睹国安和那激动人心的绿色,不像工体看台上疯喊的球迷那么幸运,但他心里一样有国安。
每每听到工体看台上那排山倒海般地呼喊“国安加油”“国安必胜”,我常想,要是换成另外一家企业来搞北京足球,球迷用别的企业名字喊着“××加油”“××必胜”,会是怎样的情景?只是旗号的不同吗?我问过罗宁,他当然听不得在北京的职业联赛赛场上喊出别的名字,不是说北京只有国安才能搞足球,而是因为十多年的投入,撂不下这份情感。
都说今年的中超冠军最难拿,直到最后一轮还有三支球队在争冠。其实,夺取冠军奖杯难,创一个金牌球市同样很难。国安今年回归工体,15个主场到场球迷约50万人次,平均每场3万多人,16个赛季的职业联赛,还没有任何一家俱乐部能有如此之高的数字。这是一支冠军球队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中,既有俱乐部在经营开发方面的力度,更有北京球迷自发而成的情结。共和国60年的体育史上,北京人的眼福最多,无论是世界大赛,还是奥运盛会,见多了。可是,能够在中国足球低潮中与自己钟情的球队为伴,用“胜也爱你,败也爱你”支持“国安永远争第一”,直到将这份情结凝结于工体草坪上那面绿色的大旗和横幅,这不也体现着一种足球文化吗?
今年,国安不足的是公平竞争积分落后,太多太重的罚单不能都怪受罚球员,俱乐部的教育管束和球迷的文明习惯亟待强化。最后一战我没有坐在记者席上,特意到普通看台上与球迷共享欢乐,但周边稚嫩的童音和尖利的女声一起加入京骂行列,实在不堪入耳。真希望来年工体能杜绝激光笔之类的“创新”,少一些污言秽语,多一点足球文化。有朋友问到国安明年能否蝉联冠军,我以为,所谓蝉联多指数量的累积,冠军要讲求质量,金牌球市也要讲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