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众争金 ──全运会决赛观感(二)

(2009-10-19 16:50:36)
标签:

体育/全运会

杂谈

分类: 体育杂记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历来主张,一次奥运会的成功与否,媒体的评价非常重要。不过,也许还应该加上一条,那就是观众的态度和表现。除了有目共睹的硬件设施和运动竞技,还能感受到观众表现出充分的热情、懂行,运动会才算得上圆满。


  第十一届全运会刚刚进入正戏,但是,关于观众的态度,已经有了一些议论的素材。


  那天去山东体育局训练中心观看女子曲棍球小组赛,虽说这是北京奥运会上夺银的项目,不过,老百姓的认知还很有限。即便是记者和常规意义上的球迷,也对曲棍球运动知之不多,阵中一些国手曾经为中国女曲的提高付出了青春,却很难跟“球星”二字相连。


  到场观众大约上千人,不算少了,气氛也十分热烈,不断有“加油”的喊声爆出。据说,门票每张1元。看来,组织者并不看重票房收入,聚敛人气更为重要。俄而,北京队获得短角球机会,上海队赶紧布防。不料,半个看台的观众竟跟着一位手持电喇叭的人齐声高喊“上海队,进一个”,让人弄不懂是哪一方在罚球。可见,观看比赛是一种欣赏,“热”与“专”缺一不可,否则,细节不当也会煞风景。


  场地自行车计时赛因为运动员并不同时同地出发,看似自己跟自己比,胜负要靠分别计时来断定,不那么直观。可是,场边阵阵助威声对车手们奋力竞争形成强力助推,在全场鼓点和呐喊的声浪轰鸣中驱车驰向终点,不管胜负如何,不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吗!


  由此想起一次出国采访亚运会,赶上中韩男排争冠的比赛。当时,不知从哪里聚起了一大群韩国人,在看台上和着节拍,整齐划一地喊着加油的号子。场上的韩国队大势已去,怎么也赢不了,但是,韩国拉拉队就像不知败局临头,依然喊着唱着,直到比赛结束,韩国运动员在看台下列队向拉拉队行礼致谢。那一幕令人难忘,方知比赛总有胜负,可运动会的根本其实是所有参与者的节日,并非有人欢乐有人愁。胜者与败者、打球的与看球的,能让大家同欢共庆的是比赛过程中努力进取和受到激励。


  山东有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在全运会上当然要表现为踊跃观看,为所有参赛选手加油。“全民全运”既指全民参与全运会,也指全运会促进全民健身。无论参与还是促进,都要先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山东好不容易当一次东道主,借此机会最大范围地提升体育理念,普及体育知识,把发展体育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当从一点一滴做起。山东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们看到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赛会组织,还应当让客人们对一流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一块含金量极高的金牌。观众争金 <wbr>──全运会决赛观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