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四强赛首轮,中国男女足分别迎战韩国队,黄牌数为7比0,中国队孙祥、杜震宇、曲波、刘健和李玮峰各得一张,李洁独得两张。

按照老印象,四强之中,韩国男队最强,女队最弱。中国队首战与这样的对手相遇,打得相当紧张,急躁和失误不仅表现在进攻屡失良机、防守出现漏洞,而且还在犯规受罚次数上位居四强之首。其中,真正出于战术需要和技术不当的黄牌并不比对手多,主要还是心理作用作祟。
李玮峰和李洁都是臂挂袖标的队长,是队中参加国际比赛场次最多的大哥、大姐。身为中卫,先求无过,再求有功,这道理两人一定很清楚。但是,两人在比赛中都有致命的败笔。李玮峰在禁区前沿犯规,为韩国队朴周永定位球破门提供了机会;韩国女足朴熙荣两次破门的机会都与李洁盯防失误有关。越是失误,越想用好的表现挽回损失,将功补过,这是人之常情,二李概莫能外。其实,这时候更要紧的是不要再有失误,而不是急于建功。李洁在终场前的第二张黄牌明显是心理压力所致。为保住眼看到手的胜利,她失去了冷静。无论事后自己怎样辩解,确实是干扰了对手开角球,黄牌判得没错。
曲波在反击中越位,还去找助理裁判争辩。有朱挺在一旁帮腔,别以为人多势力大,恰恰相反,一个人申辩多半会被裁判员口头处理,两个人过去找裁判就有围攻之嫌。当时,正是周海滨远射扳平比分后,中国队乘势打出进攻高潮,节奏极快,大家都在极度亢奋之中,自制力下降,属于犯规领牌的高危时段。没经验的球员头脑发热,有经验的裁判却特别警觉,这张黄牌给定了。
至于刘健脱衣庆贺,也属自控太差,只图自己一时之欢,得意而不顾规矩,何“爽”之有?
中国足球非但不是恐韩,反而是特别想赢韩国队一回,结果,有意栽花花不开,刻意追求的东西未必就能到手。不管是什么人把心态扭曲的,都只能由球员自己在球场上重新摆正,因为裁判员“量刑”不会考虑球员的心理状态。
此前,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与伊拉克队交锋时,就自讨了太多的黄牌,埋下隐患。去年亚洲杯赛郑智和李玮峰同时受罚停赛,对最后输给乌兹别克斯坦队有很大影响。一代球员因不成熟而得到的教训,下一代球员是不会自动传承的,还要从吃亏开始重新交学费。总在赛后才“后悔”,说不过去。看来,真需要对自取黄牌者实行队内处罚,帮他们长点记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