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利川市向北,至柏杨坝镇,大水井古建筑群是又一个必去之处,其中以李氏庄园最具代表性。该李,名亮清,清朝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大约200多年间,李氏为当地集政权、军权、族权于一体的土围子。看来此人颇有学识,一是整座庄园建筑中西合璧,既有中式飞檐、土家吊脚,又有欧式浮雕;二是门外一块横匾上的“青莲美荫”取于李白自号“青莲”,足见主人之儒雅。
后来,偌大宅子大概是充公了。墙上的标语、语录是喷刷的,有统一格式。从一些记帐的数字和算式看,更像是大队部之类的场所,时代的印记不是后人能仿制的。从破损的程度看,这豪宅到了公家手里就再没有修缮过,凭自己一副好“身板儿”撑到今天,只剩下经不起风雨的躯壳,楼梯、楼板都可能成了陷阱,恐怕是没法恢复原貌了。就是供人参观,日子也长不了。
楼上厅堂的墙壁上,贴满了旧报纸,这是40多年前很多地方常见的装饰方法,从顶棚到四壁皆可用废旧报纸裱糊一遍,至少可以在下半截起到墙围子的作用。这里糊墙的报纸大多是人民日报、文汇报和湖北日报,纸色发黄自不必说,许多地方还因浆糊的作用而开裂。仔细看去,报上的字迹还是看得清的,我竟找到半张1983年的人民日报,那一角有两条稿子,一篇是“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今日开幕
本报南京5月12日电 记者汪大昭报道:……”
另一条是“龙争虎斗石头城──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战势分析
本报记者 汪大昭……”,下方还有当年使用的体育刊头。
我与同行的朋友皆又惊又喜,想不到如此偏僻之地无意中将这报道在墙上留了20多年,想不到做这报道的记者今天有缘来此地读报。光阴荏苒,那时候出生的人都有当记者的了,后浪推前浪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