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兰车轮种种

(2007-04-05 02:26:13)
分类: 社会人生
    每当被交通拥堵弄得心烦意乱,听到路人议论“北京堵车这么严重,还要办奥运会呢”,就想起了荷兰的车轱辘。荷兰车轮种种
    荷兰是欧洲一个小国,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优越的鹿特丹港和阿姆斯特丹港以及设施良好的斯基浦国际机场足以解决海空运输,但是,对大众来说,每天离不开的还是陆路交通。

    铁路运输的好处不仅远近可达,而且准时不误。荷兰的轨道交通分为国际列车、城际列车、市内电车和地铁,车上车下的管理和服务周到有序。城市间距离不大,远的一两个小时,近的一二十分钟,车厢还有头等二等之分。车站上大都设有自动售票机,糟糕的是车站名多为荷兰文。我曾经为出远门需要中途换乘而担心,但是,售票处的女售票员说“没有问题”,随即打出一张程序单交给我,上面注明乘何次列车于何时抵达某车站的某站台,然后转至某站台在何时搭乘何车次列车便可前往目的地,原来如此!
    市内的公交车无专人售票,上车时向司机购票,并可买往返票,盖章为记。中途的站牌上都显示着下一趟将是几路车几时到此,一般情况下很准时。公共汽车视乘客流量不同,从单门的中型车到四门多通道绞接客车都有。车内贴有不可带宠物、小心车门掩手等图标。乘车的常客往往购买月票,上车时主动递到司机眼前接受核查,连照片也要看个清楚,验明正身。看来,交通管理手段必须与乘客的素质相适应,才能达到效果。荷兰车轮种种
   
    有一次在荷兰北部小城埃门的体育场看球,赛后苦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利用,只好求助于警察。谁知警察先生客客气气地说:“你可以打电话叫出租车,但是,没有电话卡的话,我也帮不了你。”荷兰全国拥有出租车两万多辆,从不“扫马路”揽活儿,一定要听到调度和乘客呼唤,才由就近的空车去接人,自然也不会有抢生意的事情。只是弄得不好,等车会比乘车时间还长。
    一天,我搭出租车出行,司机慢吞吞地驾车尾随一辆公共汽车缓行,令人不解。敢情这里也有欲速不达的事儿。司机相告,道路管理规定出租车必须跟公交车行驶同一车道,高峰时段少受拥堵之害,可不堵车时反被公交车挡道。如果从旁边的非公交车道上超过去,被摄像记录下来,是要受到处罚的。   
    荷兰车轮种种荷兰的高速公路始建于50年前,这对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发展都有刺激作用。但是,政府更提倡出行少开车,除了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好是骑自行车。说到自行车大国,人们常常认为中国人骑车代步,自行车只是交通工具,而发达国家人们骑自行车纯属健身,其实不然。荷兰就有不计其数的上班族每天骑车,往返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而且喜欢摁着车铃扭着身子赶路,一点也说不上悠闲。或许像这样代步与健身兼得,才是最好的选择。
   
    骑车的人多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势必为行车道发生磨擦。荷兰的大多数城市里,都会为自行车画出专用车道。荷兰人骑的自行车都是本国生产的,通常要卖到几百块欧元。在火车站等城市交通枢纽之地,可以找到专门的自行车寄存处,不过,很多人还是喜欢随手将车子停放在最方便的地方。奇怪的是每辆车上都挂有一副粗壮的铁链和大号车锁,十分扎眼,莫非此地也有偷车贼,丢车丢怕了?我曾经问过好几位荷兰人,非但没弄清原因何在,反倒是荷兰人觉得这问题提得很奇怪:“自行车怎么能不锁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