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草荣】
作者:郭小平

饶草荣先生离开我们二十余年了。他是我们尊敬的师长。先生一生刚正不阿,功名淡泊,执教五十年,桃李满天下,毕生潜心研究翰墨丹青,成为“赣东北一带名声赫赫且为群众喜爱的画家。”(北京著名美术评论家华夏先生语)他的书画遗作,已成为文化瑰宝。
先生于1898年出生于铅山石塘镇,少年时期尤爱书画,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承刘海粟先生,与张书旗、潘天寿同窗,深得海粟先生的赏识。美专毕业后,草荣先生回到故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先后在吉安、鄱阳、贵溪、铅山、上饶等地执教,以美术课为主,兼教文史。作为教师诲人不倦,尽心竭力,对其学生,不分智愚,学生偶有玩忽,亦不慢不恕,侃侃讲解如故,真诚以待,使学生自强发奋。执教五十年,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姚公骞先生,北京著名美术评论家华夏先生,现代著名书画家王克敌先生等都曾向他学过书画。
草荣先生授课之余,毕生研究翰墨丹青,“在我国传统绘画书法与诗词等有较深的功力与学养”(华夏先生语)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在铅山河口镇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其书画颇受时人称道。1958年,草荣先生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书写了东西两侧碑文:东侧为江西省委题词;西侧为江西省政府题词。字体稳健有丽,苍劲有力。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展出。先生的书法取法康有为。寓雄健于柔美之中,刚柔相挤,笔墨凝炼、意态沉稳、气息渊雅,以行书见长,又兼隶、篆、草、金文,其画肖状精奇,着笔淡远,构图能疏能密,风格清新苍劲。草荣先生的竹画“生动诱人,颇有吴镇题句的感染力。”草荣先生的大幅松鹰图“章法简洁,笔力雄健,潇洒不可多得”(华夏先生语)他曾经任上饶市政府常委、市美协副主席、上饶地区美协理事等职。七十四岁之际,仍兴致勃勃偕学生登武夷山巅写生,八十岁自费进京,健步登长城。回饶后,完成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国画的创作在年事已高,跌伤的情况下,仍坚持作画百余幅,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草荣先生那奋进不懈,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精神,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草荣先生虽然离开我们,但其精湛的书画艺术受到当代书画界的高度赞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中国画研究院已故院长刘勃舒先生,原《美术》主编华夏先生,江西师大教授彭友善先生,江西省南浦美院副院长胡敬修先生,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胡献雅先生,以及书画界王克敌先生(已故)、黄永勇先生(已故)、胡润芝先生(已故)等都曾纷纷题词、评论,赞誉已古饶老大师书画业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