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2016-10-05 18:05:58)
标签:

温哥华

乌托邦

夜不闭户

喻彬

系列散文之一

分类: 喻彬文学作品(纪实)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

 

 

500年前,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鼻祖托马斯·摩尔(St. Thomas More)写了一部名叫《乌托邦》(Utopia1516)的不朽巨著。从此,“乌托邦”一词就像一首神奇的安魂曲,安抚着一代又一代渴望平等、仁爱、幸福的灵魂。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和人文环境的蜕变,我越来越深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永远只属于大唐贞观盛世的光景,不复再来。而憧憬美好生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尽管明知道这是个子虚乌有的乌托邦,心中却会念想着。

然而,“夜不闭户”与我不期而遇。

在出席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期间,应朋友邀请住在温哥华里奇蒙德市的一栋别墅里。别墅和我所见过的当地其他房子一样,没有防盗门、防盗窗,也没有防盗网。我住的房间宽敞明亮,落地的玻璃墙外是一座院子,院子有一道齐人高的院墙作苑囿,院墙上没有装锋利的玻璃、铁蒺藜、铁丝网等障碍物,这对于企图越墙者来说简直是形同虚设。

北美深秋的阳光明净而温馨,院里子的绿草地、葡萄架、花卉圃、木躺椅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绿树,构成一幅惬意宁谧的印象风格的油画。

第一天晚上我很是忐忑,这玻璃墙还开着一道玻璃门,玻璃门不但没有锁,就连简单的门闩都没有,而且玻璃门还是敞开着,一道纱窗门将前来造访的昆虫滞留在门外,让我这多年来一直囚禁在防盗设施里的心灵彻底释放与大自然息息相通。

夜幕就像落入墨砚的宣纸,黑暗迅速笼罩了大地,世界宁静得让我清晰地听见心跳。此刻,我心里感觉不踏实,首先想到的是深更半夜一旦有歹人进来怎么办?古人说财不露白,我将行李箱放进衣柜里,至少歹徒没看见也就不会起心动念了;同时,我将护照、身份证、VISA卡和返程机票放在枕头下。当时想过把钱包也藏起来,可是一想到前些年我采访过的一位老奶奶,歹徒抢她的金项链,因为项链是假的,遭到歹徒狠毒的一记耳光,老奶奶的假牙都被打飞落进了下水道。想到这,我就不寒而栗,人家梁上君子费尽心思有备而来,总不能白忙活一遭。

油然想起那年母亲在菜场门口,突然一双冰冷的手捂住了她的双耳,母亲以为是顽童在恶作剧,便说:“别闹了!孩子……”可是话音未落,捂住她耳朵的双手松开了,她转身循着一阵急遽的脚步声望去,只见一个瘦高的年轻人疯也似地奔跑,就像风中摇曳的一根芦苇。母亲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发现那对与她朝夕相伴多年的金耳环不见了。母亲说:“看他瘦得跟麻杆一样,我都不忍心喊抓贼。”母亲是个虔诚的修行者,请香礼佛拜了一辈子的观音。我童年的时候,每逢初一、十五的早上,母亲无论多忙都要盛上一碗斋饭敬供佛陀。我们兄弟姐妹四个都得等母亲盛过斋饭之后,才可以从饭甑里盛饭吃,哪怕要赶去上学也不得坏了这规矩。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记得母亲说过,有时她买菜回家,手里东西比较沉,就有年轻人要帮她提,她都婉言谢绝。她说:“不知道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要是碰上个坏人,把我的钱包、手机和钥匙抢跑了怎么办?”我听了心里一阵酸楚。

500年前,摩尔就发现了人类社会矛盾的痼疾:“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私有制度。”他在《乌托邦》中,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英国“圈地运动”的罪恶(此观点被马克思多次引用于论著中)。我由衷敬佩这位空想社会主义祖师爷的先见之明。

面对深邃的夜空和空空荡荡的房间,感觉自己就像是露宿在大街上,这样的房子毫无安全感。尽管如此,长夜漫漫总不能捱到天明,还得睡一觉。于是拉上百叶帘把玻璃墙外的变幻莫测的世界推进黑暗之中。我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毫无睡意,于是起来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想写点什么,但是面对着电脑一直发愣。脚下的地毯散发出阵阵温热,我将地热关闭。沁凉如水的晚风从纱窗门里吹进来,屋子里花香氤氲。

我好奇地撩开百叶帘窥视一下诡异的夜空,只见星星的亮光将黑暗的院子里的物象晕染成一幅写意式的水墨画。我想如此美丽的夜晚,该不会有打家劫舍者贸然闯入而大煞风景。人的恐惧大都来源于对世界的未知和不信任。这么想着,也就得到点自我安慰,于是回床上睡觉去。

一觉醒来,阳光在百叶帘的缝隙间投射进一道道金条似的光芒。这个夜不闭户的夜晚,无梦无魇恍惚在童年的摇篮里睡了一觉。想想我当初的种种猜忌和顾虑,都是杞人忧天。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惊讶,夜不闭户的世界,原来不是乌托邦!它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每个人的美好心境里!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夜不闭户的乌托邦(加拿大风光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