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2010-10-11 15:27:00)
标签:

喻彬

天桥

岁月留痕

无翼的歌唱

诗歌集

分类: 喻彬文学作品(随笔)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

——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刊于《当代儒商》2010年10月号)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文: 郭 婷

 

    初识喻彬,是在那一幅幅色彩浓烈繁复的画面里,如春天明快却不失于厚重与深沉,让人想起《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说的那句话“从前一个春天听到的名字,现在又听到了,过去的时光像挤颜料试管一样流出来,斑斓而绚丽。”在遭遇视觉盛宴的冲击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轻柔与和煦,让你回想起童年时听到的一些故事,一点片段,一些歌谣。那时,牧童的短笛在暮色苍茫炊烟袅袅的乡间响起。

    从喻彬的作品中,品读出一种这个时代弥足珍贵而又不可或缺的精神,日常生活的温馨与难忘总在他的画笔下变化成一个斑斓的世界,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其实,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是非常的日常化的。我们并没有那么多宏大的叙事,也许我们并不需要莫奈的日出印象来书写后现代工业的虚幻,而凡高的向日葵在异国的阳光下那种对命运的执着也显得过于灼热了些。我们呼唤的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画面,我们需要聆听身边的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人与事,因为他们与我们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而喻彬用他那质朴的色彩和线条,在他的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里,为我们采撷了那些让人或是心暖或是唏嘘感慨的瞬间,定格了让人或是悸动或是泪流满面的心灵闪现。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是构成我们此时彼刻存在过的方式,一种痕迹,一种确证,关于岁月与人生,关于人类与其未来。

    关于人生的寓言,圣经说“尘归尘,土归土,你的生命不过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便不见了。”《约伯记》里,约伯面对生命的苦痛,更是反复质疑,思省,以求验证:“……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树若被砍下,还可指望发芽,嫩枝生长不息,其根虽然衰老在地里,树干也死在土中;及至得了水气,还要发芽,又长枝条,像新栽的树一样。当人死亡而消灭,他气绝竟在何处呢?”对人生有着高度敏感触觉的喻彬,也曾对生命做出这样的感叹:“无论身份显赫还是卑微,我们都像蚂蚁,为了生存,在广袤的大地上、欲望的丛林间蠕蠕而行。终将带着你的辉煌和荣耀、爱恨与情仇、完美或缺憾……走进荒冢、皈依生命的另一个家园。来于尘土,归于尘土。”在喻彬的画作里,展现了他作为当代作家悲天悯人的心灵世界。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老屋·奶奶(布面油彩 50cmX60cm)

 

    在系列配诗的油画《老屋·奶奶》中,以特写与全景的方式展现了老屋与奶奶的内在生命联系,在锈迹斑斑的铜锁锁着的记忆里,憔悴与沧桑包裹着岁月一把把无情的尖刀,但奶奶眼神深邃,安详,平和,奶奶头上包裹着白色的头巾,右手若有所思的托在腮下,古铜色的皮肤闪耀着庄稼人的味道,这是一个正在老去的身体,而因着这身体,我们得以新生,我们得以存在。这是生命的轮回与代谢!奶奶用她一生去丈量了这厚重的土地,在暮年的晚钟敲起的时候,奶奶想起了自己的人生“为做好一个媳妇/母亲、奶奶/在这老屋里/用三寸金莲/丈量一生……”最终“尺度已足,奶奶以随老屋老去” 。喻彬并没有让你与奶奶的目光对视,而是沿着奶奶的目光延伸在画外,她看到了什么?是年轻时,“西窗烛花,红纱帐里的娇羞”,抑或是怀抱着第一个孩子时,母亲的极大的喜悦与生命的延续相关。喻彬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过那深沉厚重的色彩,简洁粗犷的线条,展现的动人而又逼近生命的本相。这个作品展现出扎实的造型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纯朴的人文情怀,正如他自己所言“绘画是人类传承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固然美,但关注现实,关注人的生存、命运和未来的作品,意义深远” 。

    这部作品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也随之彰显了出来。无疑,为大地,为丈夫,为子孙奉献了一生的奶奶,在生命的晚年,她甜甜的感慨与回忆,她知道,她的一生在上帝面前是可以交帐了。即使归于尘土,在那无限的爱的怀抱中,奶奶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终极意义:不是得到了多少,而是付出多少;不是索取爱,而是付出爱。因为,我们归于尘土后,是天堂,那里是一个只接纳充满爱的灵魂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看,喻彬的画作具有对人生终极关怀的意味。

    诗人海子曾写道:“当我迎风而立,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不能说我两手空空。”喻彬也是一位迎风而立的勇士,在现实的风中,奋笔疾书,挥毫泼墨,直面现实的美与丑。注重对当代人尤其是底层人物的生活与生存体验。他用一颗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心,去摹画他眼中的社会。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其油画《折翅的梦想》,展现了一副令人揪心的画面,山区里的女孩子们,娇弱的小身子,背负着大于她们身体两倍的柴禾,那一双双睁大的瞳仁,让人想起希望工程宣传画“我要读书”的那双渴慕的大眼睛,身后是逶迤而浓密的山林,脚下是山坡,冬日的暖阳,给她们镀出那天使般美丽的光芒。可是这样美好的年华,如花的生命却注定了“打柴禾/采猪草/收庄稼/承载苦难/圆房时/一对崭新的背篓/摆进洞房/背篓里装着红鸡蛋和原始的爱情  从此/女人背着背篓/盛装谷子/孩子/镰刀/饥馑/冥钱/祭品/将山里女人的背脊压弯/直到倒地  和背篓以及永远无法兑现的梦想/一起归土还山……”“以乐景衬哀景,哀者更哀也”,喻彬用那美丽的山林,温暖的阳光,映衬这些女孩子们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生命的美好却与苦难的命运交织,一旦想到她们的命运,一如她们身后沉重的大山,谁不为之扼腕叹息?谁不为之感慨动容?喻彬的深刻也在于此了。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喻彬油画《寻找家园》,画的是某城市的天桥上,一对小兄妹坐在垃圾桶边捡吃食物的情景。从画面看来,喻彬是怀着悲悯之心而创作的,小哥哥是背朝着我们的,或许画家不忍心让小哥哥饥饿的吃相展示给我们。小妹妹手里拿着被人遗弃的食物,凝望着我们,抑或凝望着空蒙的远方,梦中的家园。这是一幅读来让人揪心的作品,画家配诗:“……/这座阳光般温暖的城市/包容的城市让他们驻足/两颗幼小的心灵得以栖息/饥饿总是和希望同时来临/小兄妹来到天桥之上/果皮箱里的剩饭、烂水果/都是他们的珍馐/比梦中的所有美食都来得实惠/……小兄妹在这个欲望疯长的尘世/挣扎漂泊风餐露宿/寻找属于自己的家园/寻找一个/没有饥饿没有寒冷/远离苦难和忧患/友爱公平宽容祥和/万物葱茏的家园。”

    其油画《无翼的歌唱》,一位无臂青年,光着上身绑着绳索拉着一块滑板,滑板上趴着一个下肢瘫痪的残疾人,无臂青年对着麦克风唱歌行乞。两个人一个失去上肢一个没有下肢,在繁华的都市街头相依为命乞讨营生。身边走过的丰姿绰约的女郎,漠然而悠闲的人群,华丽的街景,无比青年茫然而执著的求生的眼神,这都让人产生隐痛感。喻彬在这幅画的配诗《无翼的歌唱》中写道:“……无臂歌者/拉着一条命运的破船/年轻而沙哑的歌声/无翼的歌声忧郁悲怆悠扬/如泣如诉/在阳光里人群中低低地飞翔/多数人漠然地与歌声擦身而过/就像牛群从优雅的琴声中走过/偶尔有人驻足/为生命的歌唱点缀金石之声/镍币与镍币碰撞的丁当之声/如劳动中镰刀和铁锤的声音/饱满殷实悦耳折射着人性之光/每个镍币都是一颗温热的心仁爱的心/一个人的歌唱/兑换两个人的生存的希望/演绎子规啼血的悲壮……”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是的,与众多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喻彬是用他的生命来作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毫不吝惜的倾倒了下去,他的画作大多是乡村乡土人情风物的深情描摹,老人,山里的孩子,花朵和茂盛的植被,还有劳作的场景。毫无疑问,他在构建一个 “诗意栖居的大地”,一个精神与灵魂的栖息所,在这里安放着一颗善良、敏感、执着、充满大爱的灵魂。我们好像听到那来自远处原初的呼唤,岁月留痕,大爱无疆。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惊喜(布面油彩60cmX50cm)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渔姑(布面油彩 50cmX60cm)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别有洞天(布面油彩 50cmX60cm)



 

岁月流痕,大爱无疆——评喻彬油画诗歌集《岁月流痕》
春望(布面油彩 60cmX50c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