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血病女孩病愈南下打工感恩情未了

(2009-11-13 15:00:20)
标签:

白血病女孩

骨髓移植

长沙湘雅医院

向海叶

株洲

杂谈

         白血病女孩病愈南下打工感恩情未了

         羊城晚报连篇报道引来多方帮助
   白血病女孩病愈南下打工感恩情未了
              (刊于2009年11月7日《羊城晚报》花地副刊)

                          文/图  本报记者  喻彬

              本报与广东卫视联动《人在他乡》系列纪实

2007年3月31日,本报纪实版报道了湖南邵阳妙龄女孩向海叶,身患白血病,为了筹集巨额的骨髓移植手术费,她公开承诺:“谁愿意救我,我愿意以身相许!如果实在不般配,我可以用

工作一辈子去回报!”最终,向海叶闯过了鬼门关。两年多之后,记者采访到了正在东莞一家外资企业做会计的向海叶,她向记者道出了她“以身相许”的承诺背后的故事。

                     无奈求助“以身相许”

2007年3月16日, 22岁的向海叶面对死神一步步逼近,山穷水尽之际她在羊城晚报花地编辑部主任何龙的“龙眼睩睩”博客里,发了一则求助留言:“如今,我唯一能自救的办法是与其让爸爸卖肾不如让我自己来吧!我在此向所有的人们承诺:谁能够救我,我愿意以身相许!我是做会计的,等我病好了,如果实在不般配我可以用工作一辈子去回报……”何龙获悉情况后立即安排采访,随后报道在羊城晚报刊出。

向海叶的不幸遭遇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纷纷解囊相助,30多万元的骨髓移植手术费终于筹齐。来自四面八方的资助和鼓励,使海叶终于战胜了死神。后来,她来到东莞一家外资企业做会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海叶回忆了她骨髓移植手术成功,走出移植舱那一刻的心情: 2007年8月11日早晨,她在母亲

的搀扶下走出了移植舱,“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到安全了,不再恐惧了,充满希望了!”海叶说她在移植舱里接受化疗的30多天里,没有吃过一粒米饭,24小时输液,不停地呕吐、咳嗽、拉便,“比死还难受,这是无菌隔离舱,不能接触任何亲友,我多么希望有人握着我的手,给我信心和力量,可是没有。”

移植手术刚结束,羊城晚报原总编辑张宇航和何龙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看望海叶。“张伯伯和何龙大哥一再鼓励和祝福我。张伯伯还给了我5000元慰问金。”海叶说,“时隔两年多了,我一直惦记着那些帮助过我、关心过我的救命恩人。祝福他们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白血病女孩病愈南下打工感恩情未了

                  

                     终生难忘的除夕团聚

2007年的大年除夕,是海叶经过生死考验之后迎来的第一个大年除夕。海叶的身体得到良好的恢复,与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按照当地的习俗,年夜饭前祭祖应该是男人的事,“以往都是我爸爸来祭祖,那天,我妈妈也跪在地上,口里好像在说着什么,不停地作揖,久久不起来,桌上的饭菜都凉了,等我们把她扶起来,她的脸上已经满是眼泪。”

海叶说:“那天我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那些关心我帮助我的好心人的新年慰问电话。”刚吃过年夜饭,海叶就接到成都的一个大哥的电话,这位大哥因未和妻子商量擅作主张给海叶捐了款,遭到妻子的误解。除夕前夕夫妻俩大吵了一架,一个人跑到昆明郊区的一个旅馆里过年。“他是用旅馆的电话打来的,还能听到电话里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海叶说,“当时,我心里非常难过,就在这家家户户都团圆的日子里,这位大哥却为了我,一个人在外面过年。”

                       爱心还用爱来报

在海叶博客里的《感恩榜》中,可以看到一个网名为“把握机会” 的救助者。他是广东省海丰县26岁的青年阿君(化名),“他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发动在株洲经商的广东籍老板为我捐。可是,他现在患了抑郁症。”据海叶回忆,2003年,她在株洲一家服装整烫设备厂做会计。阿君在株洲一家设备安装公司做技术员,由于海叶所供职的厂老板是广东人,阿君经常过来找老乡叙旧,就这样和海叶相识了。“当时,在我记忆中,阿君街舞跳得蛮好,衣着打扮有点像个‘小混混’,所以很少交往,只是打打招呼而已。”正是这么个看上去像个“小混混”的青年,就在海叶病情告急的节骨眼上,阿君掏出了400元捐给海叶。同时,阿君还挨家挨户地向在株洲发展的广东老乡们筹集海叶的骨髓移植款。

当时,不少老乡对阿君这个小青年的行为质疑,一是担心他骗人,二是责备他没有眼力,“株洲大把靓女,怎么就看上一个病姑娘?”尽管如此,阿君还是一个个地解释,一家家地求助,终于给海叶筹来了2000多元救命钱。

2008年8月,海叶在和阿君通电话时发现阿君思维混乱,再三追问之下,阿君道出了实情:他已经患有思维障碍性精神病和抑郁症。海叶当即表示要去看望他,阿君回绝了。海叶要求阿君给她一个账号,汇一些款资助他的医疗费,他也婉言谢绝。“阿君的家庭生活很困难,他已经一年多没有上班了,每天都要打针吃药,一定缺钱。就在今年9月,我再三要求他给我一个账号,可能他也实在撑不住了,就给我手机发了一个账号,我给他汇了1000元过去了。他说算我借你的,我病好了打工还给你。”海叶说,她目前每月工资2500元,都是用来还债,她愿意在工资中抽出一部分来资助阿君治病,“这样,我心里感到十分快慰。”海叶说,“阿君心地善良,常常会打电话来问我:‘老妹呀,昨天晚上我在电话里没说错话吧,我自己都不记得了,没有伤到你吧?原谅大哥吧!’”

                       危难之中见真情

海叶生病前和治愈后,都有些男士委婉地向其表达过爱意。这些人之中有未婚的、有已婚的、有离异的。其中,网名为“若尘”的武汉市青年,向海叶捐出了第一笔救助金500元,随后又来到长沙湘雅医院看望海叶,并求助媒体关注,呼吁社会捐款。

“对于他的表白,我说过,你这么好的条件,我配不上你,我有自知之明。他现在有了女朋友,他一直在鼓励我,关注我。在我进移植舱之前,他还委托他北京的朋友给我送来一束鲜花,这是我有生以来收到的最大的一束鲜花。”

海叶说,湛江诗人阿江从报纸上得知她的不幸消息,给她汇了6000元,“他一直像个大哥哥一样鼓励我,在我化疗时,几乎吃一口吐一口,他每天给我一个电话,给我讲笑话、讲故事。条件是:他讲完一个,我吃一口饭。在交谈之中,我知道他已经结婚,有个三岁的女儿。我康复之后,他还来看过我,给我送了一本他的诗集。他现在在广西经商,常常会问候我,真是个好大哥。”

记者多次拨打若尘的手机,却无法联系上。但在若尘的博客里,有一篇博文写道:“那段参与爱心与病魔搏斗的日子,虽然过去了两年半有余,但那段经历仍历历在目。尤其是叶子给我发的短信‘哥哥,你的鼓励就是我与生命赛跑的力量!’宛如生命的最高呼声,在我艰难、颓废的时候给我以极大的鼓舞。试问以与生命赛跑的姿态面对一切艰难和困惑,还有什么超越不了的呢?……在长沙湘雅医院的八天里,让我悲痛、感动、欣慰、沉思…… 我感谢让我拥有这段经历的纯真善良的人们,在此祝福你们健康、常乐!也祝愿叶子及其家人好人一生平安!”

采访结束时,海叶说她也希望找个合适的人结婚过日子,“我可能会在我的病友圈里找,这样我们都有过生死抉择的经历,相互间更加体惜,同病相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