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喻彬新闻作品《与死神扳手腕的轮椅歌手》 (原刊于2006年12月23日《羊城晚报

(2007-04-17 15:29:26)
标签:

喻彬

新闻作品

分类: 喻彬新闻作品

人间·纪实

与死神扳手腕的轮椅歌手

□本报记者 喻彬


    3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轮椅歌手黄任锋,曾创办并主持过“东莞市外来工心灵热线”,先后用自己充满传奇的苦难经历,开导、抚慰、激励过无数打工青年,挽救过许多遭遇挫折后选择轻生的打工者的生命……


    将心比心以斥责救壮汉
    2004年6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一位高大壮实的年轻人走进了黄任锋的宿舍。该青年来到黄任锋的床边,扑通一声跪在床前,头抵着床沿嚎啕痛哭。在黄任锋的劝说下,该青年哭过一阵之后抽泣着说:“我见了你一面,就从石龙桥上跳下去,我只是想在死之前,看一下比我更惨的人是怎么活的。”黄任锋厉声斥责道:“你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男人,有什么比你的生命还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为它去死吗?想过生你养你的父母亲人的痛苦吗?你枉有一副健全的身躯!你是胆小鬼!是弱者!是生活的逃兵!”
    黄任锋一番责骂之后,该青年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他说他是通过一本打工青年杂志上刊登的“黄任锋心灵热线”,才找到黄任锋的。他名叫张俊,河南省泌阳县赊湾乡人,高中毕业后来到东莞打了几年工,有了3万多元积蓄,他参加过食用菌种植培训班学习。学习结束后,他和人合伙投资办蘑菇场,生产的蘑菇将出口韩国。万万想不到这是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他3万多元血汗钱转眼成了泡影。曾经和他患难与共3年多的女朋友也弃他远去,他感觉自己生命已经到了末日了,惟有一死求得解脱。
    黄任锋听过张俊倾诉自己不幸遭遇之后,诚恳地对张俊说:“你可以骑着一辆旧单车,重新来过。我就不行,因为我没有一双健全的腿。我过去的经历比你的遭遇,要不幸得多,凄惨得多。我也经商过,亏损30多万元,连累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我相爱8年的女朋友都和我分手了。我都拄着拐棍活过来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去死呢?!……”
    夜幕降临,经过黄任锋一番开导,张俊站在阳台上,面对着茫茫夜空伤心地抽泣了许久。回到黄任锋的房里,两人彻夜长谈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张俊在石龙镇的一家电池厂找到了工作。他开始坦然地面对现实,努力工作,一个月后,他拿着800多元工资,回到了河南老家。
    不久,他过去参加食用菌培训班的一个学友,邀请他到辽宁大连一家大型食用菌种植场做技术员。在和黄任锋告别后,张俊常常会给黄任锋打电话,向黄任锋表示感激之余还介绍自己的近况。
    记者根据黄任锋提供的电话号码,当即拨通了张俊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张俊的叔叔,他叔叔告诉记者,张俊送木耳去农贸批发市场了。他现在在家乡种植木耳,去年结婚了,日子过得还殷实。 


   “心灵热线”不收费用驱死神
    黄任锋从箱包里拿出一些报刊杂志上刊登的“黄任锋心灵热线”,向记者介绍,1999年初,作为缪斯信徒的他,来到广东寻梦。在东莞市石龙镇鸿箭公司做了一名文员,成了一名拄着双拐的特殊打工仔。
    2002年东莞市有几家声讯台获悉黄任锋特殊的人生经历,要和他合作办“心灵热线”,黄任锋最后选择了与其中一家合作。声讯台将“你生活中有什么苦恼,情感中有什么困惑……请拨打黄任锋心灵热线:96XXX。”的广告词发布在各种面向打工青年的报刊杂志上,所有求助电话拨进声讯公司通过电脑处理,再转入黄任锋卧室里的电话,让黄任锋接听来电者的倾诉,并与之沟通、交流。这种声讯服务电话每分钟通话费1元。声讯台和黄任锋以各占50%的比例分成。也就是说,每通话一分钟,黄任锋就可从中获利5角钱。“黄任锋心灵热线”一开通,每晚9时至凌晨1时这个时间段,几乎没有停过来电。
   “当时,我也经历着现实和良知的煎熬,打电话来的都是有苦痛的人,让人家来承担一块钱一分钟的话费,是承担不起的。于是,我就将我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让他们重拨一次,就不需要通过声讯台高价付费,而是按照市话费标准付费。”
    200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一个电话让他震惊了:“黄老师,命运为什么这么残酷,我实在没有路走了,我把这个孩子放到车站,我就喝下这瓶农药……”黄任锋立即岔开对方的话,要对方冷静,无论有什么困难他都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她,并要求对方放下电话,他反拨过去给她。对方却说:“不用了,谢谢你,我还有20块钱,省这点钱对我已经没有意义。”黄任锋说,他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稳住了对方。他把电话拨过去,对方说,她是来自四川的打工妹阿菊(化名),自小丧父,母亲改嫁,她在外婆身边长大的。16岁就来到在高步一家鞋厂打工,一个自称老乡的30多岁的男子,骗取了她信任,成了她的男人。当她把孩子生下来之后,这个男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天晚上,黄任锋通过电话耐心地开导阿菊,鼓励她扬起生命的风帆。第二天,黄任锋在石龙镇一家电子厂给阿菊找到了工作,并给了阿菊50元钱买生活用品。该厂厨房一位善良的阿姨将阿菊的孩子抱养下来。
    后来,阿菊回到四川老家并结了婚。


    办书社鼓励青年战胜病魔
     2002年,在增城市打工的广西籍青年韦春旺,通过心灵热线找到黄任锋,倾诉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他患了乙肝病又不敢说出去,唯恐被厂里知道了会被辞退。为了不连累身边的朋友,默默地和朋友隔离。他将自己的病情只告诉了自己的女友。可是,第二天,和他自小青梅竹马的女友悄悄地离去。他绝望了,只是等待死亡的到来。他决定在死之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将每月600元工资中拿出100元,以匿名的方式汇寄给希望工程。
    黄任锋以自己坎坷的命运现身说法,劝导他摒弃消极等死的念头,鼓足勇气与病魔抗争。告诉他乙肝病不是绝症,完全能治好。要为自己的亲人、朋友而活,为他正在解囊资助的贫困地区失学的孩子而活。韦春旺在电话中说:“黄老师,我现在特别想见到你,我想来看你,可是,我又怕我这病传染给你。”黄任锋说:“不用担心,乙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可怕,我随时欢迎你来我这里做客。”
    第三天,正是韦春旺每月一天的休息日,他来到黄任锋的宿舍,开始的时候因为担心把病传染给黄任锋不敢进门。后来在黄任锋的一再劝说下,他才踏进宿舍。那天中午,他请韦春旺吃了中饭,由于两人都是广西人,他们用方言交谈特别开心尽兴。
    在黄任锋的精神支撑和激励下,韦春旺一边打工一边治病。2005年冬天,韦春旺打电话告诉黄任锋,说他的乙肝三阳全部转阴了。电话里传来韦春旺爽朗的笑声。
    黄任锋说,后来声讯台在例行抽查中发现,黄任锋指使求助者直接拨他的电话,声讯台得不到利益,说他“胳膊往外拐”,于是中断了心灵热线的合作。
    黄任锋在鸿箭的支持下办了黄任锋励志书社,他要带记者参观该书社。下楼时,他拄着双拐一级一级地往下移,整个身子靠着楼梯旁的墙壁慢慢地磨下去,一不小心就会失去重心而摔跤。
    墙壁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被汗水渍染的印迹。黄任锋说:“这就是我的脚印。我每天至少磨着这墙壁行走十遍,五年多来,可能两万来遍吧。” 
    据黄任锋介绍,该书社现有2000多册书籍,一部分是黄任锋自筹的,一部分是热心公益人士捐助的。他说办此书社的目的在于,激励外来打工青年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增强抵抗人生伤痛的能力。 
   (原刊于2006年12月23日《羊城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