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喻彬社会纪实《爱心之手 撑起一个夫妻双残的家》(原刊于2001年第6期《北方人

(2007-04-14 00:11:39)
标签:

喻彬

新闻

分类: 喻彬新闻作品

爱心之手 撑起一个夫妻双残的家

彬  文、图

    打工妹刘涛,刹那间双臂被机器吞噬。其丈夫六年前右手被机器轧断,左手又断去食指,一家老小生活全赖着丈夫那四个健全的手指头。丈夫说:“我们是患难夫妻,日子再苦,我都会好好地侍候你,陪伴你,一直到我们老去……”

 

飞来横祸,打工妹双臂转眼成肉酱

    1998年11月20日,对打工妹刘涛来说是个终生痛苦的日子。

那一天下午4时40分光景,深圳市金龙毛绒布织造有限公司挡车工刘涛正在操作梳棉机,突然她感到头昏眼花、天旋地转,晕倒在梳棉机上。随着一声惨叫,顷刻间,刘涛的双臂被飞旋的梳棉机上锋利的梳齿梳成肉酱。工友们闻声赶来,只见刘涛已被梳棉机悬空挂起,双脚距地数尺,此刻机器已被刘涛双臂的骨头和她手中的工具卡住,停止了运转。据在场工作人员反映:“当时刘涛的头刚靠上电毛梳,机器就停了。否则,机器晚停一两秒钟,头都没了。”

刘涛被厂方迅速送到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抢救。

 

叩问苍天,为什么不给我们夫妻俩留下一只完整的手

    刘涛的丈夫张智玉赶到急救室,看着手术台上血肉模糊的妻子,悲恸欲绝,心里苦苦哀号着:天啊,为什么不给我们夫妻俩留下一只好手啊?!为什么这种灾难全落在我的家里啊?!主治医生对张智玉说:“你是刘涛的丈夫吗?现在刘涛的双手急需截除,请你签字。”张智玉当即失声哭吼起来:“不、不能截,不能截呀。一截,我们俩都没有一只好手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主治医生用公事公办的口吻说:“张先生,如不截,我们没有把握保住你爱人的生命。你要是坚持不截,我们也没办法,只好包扎起来,让她出院。”张智玉迫于无奈,痛苦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时,他的耳畔又回响起了初恋时,他对刘涛说的一句话:“相信我,我一定会让你幸福的。”

    1972年,刘涛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彭山县谢家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她便辍学在家务农,家乡美丽的山水赋予她灵秀和聪颖;加之秉承了父母勤劳、善良和纯朴的美德,在乡亲们的眼中,她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孩。向她求爱的,上门提亲的络绎不绝。然而,刘涛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张智玉。张智玉和刘涛是一个村庄的,张智玉大刘涛三岁,他们一块儿长大,在一个学校读书,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当他们走出学校,走向成熟,爱情悄悄来临的时候,张智玉却到了广东打工,他们彼此鸿雁传书,尺素定情。

    张智玉的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全由张智玉赡养,家庭生活比较拮据;相对来说刘涛兄妹三人,父母年轻,日子过得较宽裕一些。于是,刘涛的家人都不同意刘涛和张智玉这门亲事。然而,刘涛却坚定不移地爱着诚实、勤恳的张智玉。

1989年底刘涛和张智玉订亲了。1990年春节过后,刘涛随张智玉来到了深圳打工,在南油一家纺织公司工作。1991年年底,刘涛和张智玉回家过春节时举行了婚礼。

1992年春节刚过,新婚燕尔的刘涛和丈夫张智玉又回到深圳市南油这家纺织公司打工。1993年3月,刘涛生下了一个男孩,小生命的降临给小两口平添了不少欢悦,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刘涛和张智玉在南油那家纺织公司一直打工到1994年春天,该公司牟总经理带着刘涛等一批工人出来创办一个新公司——金龙毛绒布织造有限公司。刘涛在该公司做挡车工,操纵着那台后来吞噬了她的双臂的双联双圈条梳毛机。这时,刘涛的丈夫张智玉已到了广东佛山市祥兴纺织公司做技术员。张智玉和祥兴公司签了一年的用工合同。可是,就在第四个月,张智玉的右手被机器卷了进去,手掌、手腕都骨折错位。在张智玉工伤事故发生之初,刘涛请假一个月赶到佛山去侍候丈夫张智玉。那时,张智玉的右手肿得象冬瓜,医生说有可能要截肢。刘涛给张智玉喂汤喂饭,搀扶着丈夫上厕所,陪着丈夫在朝晖中散步,在夕阳下踏青。张智玉含着泪忧伤地说:“我这手,看来是保不住了,一旦截了,我就完了,你这么年轻,我不想连累你……”刘涛立即打断张智玉的话说:“别说了,你就是没了右手,我也要好好陪着你,你没有右手,我有右手,只要我们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日子一定能过下去的。”

    张智玉住院治疗一年,经有关部门鉴定张智玉属九级伤残。张智玉与厂方签订的一年劳动用工合同期满,厂方便解雇了张智玉。因为张智玉右臂的力量减弱了50%,右手不灵便。过重的工作和过于精细的工作都不能干,他的右手当天气一转凉,或一沾冷水就锥心刺骨地痛。

    1995年张智玉被解雇之后,来到了深圳。他感到非常痛苦,自己辛辛苦苦所学的技术又作废了,现在重活细活都干不了。真是天作弄人。妻子安慰他说:“干不了重活,想办法干点轻活,万一没有轻活干,我就是打工也要养活你。”刘涛说着眸子里闪现着对未来充满自信的光芒,张智玉听了妻子的话心里暖暖的,幸福得快要掉下泪来。

    不久,张智玉经朋友介绍到一家公司跑食品、日用品销售业务。刘涛每天下班了就回家照顾孩子、煮饭、做家饭,把饭菜热好等丈夫回来吃。刘涛知道丈夫不能碰冷水。晚上还给丈夫备好热水,等他回来洗澡。那些日子,张智玉的右手失去了一定的劳动能力,但刘涛的双手是健全的,小两口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生活还不觉得太艰难。

 

美丽的梦在鲜血的光晕中破灭

    和千千万万的打工者一样,刘涛和丈夫张智玉是抱着美好的梦想来深圳的。刘涛对笔者说:“当时我们想来深圳打工挣点钱回家买房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多读点书,让他一生过得安逸些,不象我们没有文化只有干苦力活。想不到,我们会落到这个地步。”

    刘涛的双臂被高位截肢,四根胸肋骨折、肺部受伤而肿胀,瘀积了大量气血,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当她苏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鼻孔里都插着输氧管,很不舒服,想用手拔掉,但感觉自己的手怎么也动弹不了,她反复问:“我的手为什么动不了?”她的丈夫张智玉考虑到刘涛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现实的打击,便善意地哄骗道:“你的手已包扎好了,暂时不能动,过段时间就可以动。”张智玉对笔者说:“当时,别说刘涛,就是我也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为什么这种灾难全落在我家里。”

    张智玉知道,刘涛总有一天会知道自己的双手已失去了。为了冲淡她的痛苦,张智玉决定把孩子和她的母亲接过来,这样也许会给她带来一些慰藉。

    五天之后,医生来给刘涛换药,刘涛侧着头看,怎么也看不见自己的双手,这才发现自己的双手没有了,刘涛再次晕厥过去了……

    经历过这场肉体和心灵的重创之后,刘涛对未来自己的家庭生活和自身生存深深忧虑。她最难过的是自己不但不能为丈夫分担家庭重负,反而为丈夫增加一个包袱,自己的衣食起居都全靠丈夫为她料理。她希望能安装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电子手,这样,相对可以减轻一点家人的负担,最起码,可以将家人盛好的饭往自己的嘴里送。

    刘涛工伤事故发生之后,金龙公司的领导极其重视并十分同情刘涛的不幸遭遇,一致同意替刘涛安装假肢(不包换肢)直到七十岁,并表示要给刘涛安装最先进的电子手(深圳市残疾人用品用具商店的报价:电子手每只16万元,机电手每只7—8万元,机械手每只3—4万元)。

    金龙公司一问价格,就犹豫了,只答应给刘涛安装3万元一只的机械手。电子手靠的是电源,机械手靠的是人力。公司领导说:“让刘涛锻炼锻炼。”

    刘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公司说话不算数,老板当时的承诺,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没有留下什么字据。现在,就连机械手都不给我安装,他们(公司方)一拖再拖,想把两个月的上诉期限拖过去。我们看着情况不对,才请周立太律师帮我们打官司。本来,我只想厂方给我装好假肢,然后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赔偿就行了,也就不用起诉了,可是厂方不这样做,我只好依靠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据刘涛反应:这种梳毛机是从韩国引进来的,在韩国是由两个男工操作一台机器,而金龙公司从一引进来就由刘涛和另一个女工操作这台机器。1997年公司为了节省开支,裁减了另一个女工,就让刘涛一个人来操作这台机器。她说:“那段时间(指1998年11月1日至19日)给常加班(加班时间长达78小时),劳累过度,昏倒在梳毛机上,我的工伤事故责任全在于公司方,公司现在用这种态度对待我,我想不通。”

    1999年3月25日,经深圳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刘涛为二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100%,并建议安装假肢。

    5月7日,刘涛委托周立太代理律师向深圳市劳动局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被诉方深圳市金龙毛绒布织造有限公司赔偿3411264元,据说这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工伤索赔额。

    7月9日,深圳市劳动仲裁委开庭审理,被诉方拒不接受刘涛的赔偿要求,于是上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近期可望作出判决。

 

爱心之手,撑起一个夫妻双残的家

    刘涛失去了双手,全家生活的重担都落在张智玉的肩上。张智玉四处奔波,推销食品和日用品,挣来菲薄的收入来维持一家生计。刘涛的母亲在家中帮着做饭、照顾孩子和刘涛。张智玉回到家就给刘涛喂饭喂茶,帮她洗澡、洗衣服,扶她上厕所。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双臂,在行走时整个身体就会失去平衡。刘涛在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在家里走动常常因身子失衡、摇晃闪失被碰得头破血流。张智玉回到家中总是伴于妻子左右寸步不离。张智玉为洗妻子和自己的衣服,那只伤残的右手被冷水刺激得疼痛不堪。

    张智玉每天大清早就起来,到菜场去买菜,特地为妻子买回鲜肉和鸡蛋,并亲手为她做早餐。张智玉将热腾腾的鲜肉鸡蛋汤一口一口地喂给妻子吃。然后,自己喝点稀饭便匆匆出门去跑业务。

    9月16日傍晚,张智玉冒着风雨赶回家,已是浑身湿透。他一进家门便发现妻子刘涛躺在床上,感冒高烧,昏迷不醒。他在岳母的帮助下背着刘涛往医院赶,当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张智玉脚下一滑,栽倒在地,伏在张智玉背上的刘涛安然无恙,而张智玉却被摔得鼻血直流。张智玉背起刘涛冒着风雨继续往医院赶。那天夜里,张智玉也病倒了,却一直守候在刘涛的病床边。

    刘涛眼看着丈夫操劳得一天天消瘦下去,常常暗自流泪,她悲伤地对张智玉说:“要是不给我安装假肢,我这一生够拖累你了,倒不如死了好些。”张智玉深情地抚摸着刘涛清癯的脸颊,安慰道:“别这么说,我会照顾你一辈子的,不管公司赔不赔钱,给不给你装假肢,我都会侍候你、陪伴你,直到我们老去。”

   (原刊于2001年第6期《北方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