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喻彬:一位新闻游侠的传奇(下)

(2007-03-08 07:30:26)
            喻彬:一位新闻游侠的传奇(下)
                  喻彬近照

  

  独闯狼窝营救打工妹       

  1999年5月27日,喻彬乘坐福州开往重庆的火车,他是应邀与重庆卫视合作根据周立太的事迹创作一部电视连续剧。当天深夜,伏在火车茶几上小睡的喻彬被一阵吵嚷声惊醒。他睁开眼一看,是列车员和乘警在查票。坐在他对面的一个又黑又脏的女孩,怎么也拿不出车票来。列车员翻遍了她的口袋,连一个子儿都没找到。这时,火车靠站了,列车员要该女孩下车。女孩浑身哆嗦,眼里流露出惊恐而绝望的神色。喻彬心生恻隐,说道:“人家实在没钱也就算了,别赶人家下车。”列车员两眼一瞪问:“她是你什么人?”喻彬说:“她不是我什么人。真要是我什么人,我会给她买好车票。”列车员说:“那你管什么闲事?没钱就得下车?”喻彬急了:“这样黑夜茫茫的,你们把她赶下去,遇到人贩子怎么办?”女孩被逼得 “嘤嘤”地哭起来。乘务员后面一个扳道工模样的男子,用小铁锤的尖端朝着喻彬的鼻子点着道:“小伙子,说话别那么冲,你想怎样!”喻彬“嚯”地站起来:“不要用铁锤对着我,告诉你,你敢动我一个指头,我就跟你法庭上见!买票乘车天经地义,但你们都搜过了这小女孩的身,人家没有钱就赶人家下车!这样做得太无情了吧!做人总得有点同情心嘛。把女孩逼下车遭遇不测,你们谁负责?”后来,列车员一方终于不吱声地走了,不再赶女孩下车。

    喻彬坐下来,见女孩还伏在双膝上抽泣便问:“小妹妹,你是从哪里来?”女孩抬起头来,眼泪汪汪地告诉喻彬:她叫黄小芳,四川内江市苏家乡人。1997年5月20日,她和堂姐姐随姑妈前往福建闽侯县打工,当年小芳15岁,堂姐小莺16岁。老板程王罩是当地人,强迫小莺做了他的小情妇,还想霸占小芳,小芳拼死不从,程王罩就扣掉小芳的工资。从1997年到1999年5月,小莺和小芳总共只得到一百多元工资,还不够一个人回家的路费。1999年5月27日,小芳毅然逃跑出来,以一张站台票混上了福州开往重庆的火车。

    听完小芳的叙述,喻彬心里十分沉重,小芳说不止她堂姐一个被该老板蹂躏,还有十几个姐妹遭受着同样的命运。喻彬恨不得马上就汇同有关部门前去捣毁了那家黑工厂。喻彬把小芳送到重庆长途汽车站,掏出200钱给小芳作回家的路费,并叮嘱小芳回去赶紧报案。然后,他草草处理好在重庆的事务,买了一张到福州的火车票,直奔福建闽侯县荆溪镇那家黑工厂。

    喻彬以小莺的表哥的身份,把小莺约出来,详细了解小莺的痛苦遭遇。当黄小莺得知喻彬想救她们出去时,眼泪汪汪地说:“喻大哥,你带我走吧。我已得了很严重病,再不走我怕活不成了!”这时,看门人在催黄小莺赶快回厂,守门的大狼狗也跟着吠了起来。看着瘦如柴的黄小莺,喻彬安慰道:“我一定会想办法来救你们的,你回去吧。”

    为了将黄小莺等姐妹们救出苦海,喻彬当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连夜乘车返回深圳,在车上,喻彬给〈〈深圳青年〉〉杂志编辑部主任邓康延通了电话,简叙了他正采写的黄小莺姐妹俩的悲惨故事。邓康延当即允诺换下一篇已排好了版的稿子,先上他这篇稿。

    喻彬的《逼良为妾,红颜身陷黑工厂》发表在1999年8月号的《深圳青年》上。稿件见刊后,黄小莺家乡所在的妇联和公安机关迅速出动。救出了黄小莺及其他十余名少女,无良老板程王罩也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二赴福建历磨难

    1999年中秋节那天,喻彬突然接到一个长途电话。电话那端一个女孩气喘吁吁地压抑着声音说道:“喻老师,救救我,我是红叶,被拐卖了,卖到福建……”电话这时突然中断了。喻彬心一沉,判断打电话的女孩可能被人强行挂断了电话。红叶是喻彬结识不久的一个笔友,在深圳横岗某厂打工,他们通过一封信,手机里显示对方来电是福建南屏市的电话号码,她怎么会到福建去呢?喻彬一直在琢磨着到底该怎么救她。

    不久,红叶又打来两次电话,详细告诉了自己被拐卖的地址是福建南屏县黛溪镇熙岭乡某村。喻彬立即前往龙岗区荷坳派出所去报案。由于当时正值深圳高交会期间,派出所警力似乎分配不过来,喻彬担心派出所无暇顾及这位被拐卖的女子。他毅然决然只身前往福建南屏解救红叶。

    他先乘火车到福州,再搭汽车去南屏。到了南屏,他才发现自己的行动有些贸然,形单影只,万一有个好歹,连接应的人都没有。他想,就让自己当一回孤胆英雄吧。他装扮成收购药材的小贩,挨家挨户秘密打探红叶的下落。

    1999年10月20日,喻彬来到一吴姓家门口。他老远就看到一个男子蹲在门口抽着烟,屋里还有一个女人在唠唠叨叨:“人财两空啊,你还不下地干活去……”喻彬凑上去问那家女主人:“大妈,你们家出了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女人嘟囔道:“出了什么事?你去问他啦!”喻彬递上一支烟给门口那男青年继而向他打听。男青年闷了半晌才说:“半个月前,我花7800元买了个老婆回来,不想昨天治保主任带公安来把她叫走了……”喻彬向该青年详细打听了那女子的口音和长相,然后问:“那个女孩是不是叫红叶?”男子说是不是叫红叶他不太清楚,只知道她是安徽人。喻彬心里暗自高兴,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走了。但他仍然放心不下,打了个长途电话回深圳荷坳派出所打听,得知红叶已被解救出来了,喻彬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下地。这时,他暗暗警佩公安人员行动神速。

    喻彬和好友周航将红叶接到宝安。当时周航正办着电脑培训中心,就安排红叶去学电脑。红叶学会电脑文秘之后,喻彬和周航给红叶在东莞市大岭山一家工厂找了一份文员工作,还借了些钱让她度过难关。

    喻彬将这个真实故事写成《打工妹,突遭拐骗……》,发表在2000年2月号《深圳青年》杂志上。

    古道热肠,给乐乐寻找爸妈

    2000年9月的一天,喻彬在深圳宝安23区看到一位姑娘背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满头大汗地行走在街上。小男孩哭闹着:“姐姐,我要读书。”姑娘腾出一只手擦了擦汗,安慰小男孩:“乐乐乖,乐乐听话,幼儿园不收我们,回家去姐姐教你读书!”小男孩在姑娘背上踢蹬着小腿:“不嘛,不嘛,我要读书!”姑娘把小男孩放下来,呜呜地哭起来。小男孩怔了怔,上去摸摸姑娘流淌着泪水的脸,怯生生地对姑娘说:“姐姐,我不哭了,我不上学了!”姑娘一把将小男孩搂在怀里,泪水涟涟……

    喻彬见此情景,凭着他独持的新闻敏感,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个动人的故事。当即上前请求采访那姑娘,姑娘刚开始时顾虑重重,怎么也不接受采访。后来,他为喻彬的诚恳和善解人意的开导所打动,慢慢道出了事情的愿委。

    原来,姑娘叫王芝兰,江西九江市人,在深圳市西乡街的天使照相馆工作。1999年12月14日午后,一名陌生男子抱着一个小孩来到该相馆要求照相。该男子对王芝兰说:“孩子他妈还没来,麻烦您照看一下小孩,我去找他妈来一起照!”男子说着将孩子放在沙发上就走出了照相馆。王芝兰左等右等不见那男子回来,却发现那小孩歪歪地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王芝兰想抱动这孩子让他睡平展些,却发现他身上像火一样烫。这时,王芝兰看见小孩手里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好心的姐姐,我们是湖南来打工的。孩子他妈在火车站失踪了,我现在要去找她。麻烦你帮我们照看一下孩子,请不要报警,我们是逃计划生育出来的。”

    陌生男子久等不见回来,小孩高烧得嘴唇起了血泡。王芝兰只得丢下手头的工作把小孩送进医院诊治。医生诊断小孩患的是急性肺炎,病情严重。医生开好处方经药房一计价竟要1366元!王芝兰倒吸一口冷气,瞬间产生了溜走的念头。但这位善良的姑娘良知和道义最终点胜了畏惧,她四处借钱交了治疗费。她从此成为了这个被遗弃孩子的姐姐和“娘”,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家乡谣传这孩子是她的私生子,男友也因此而告吹,她精神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经济上也承受了极大的负担。

    面对王芝兰,喻彬既感动又忧虑。一位未婚姑娘带着一个小孩生活,在现时环境里毫无疑问是困难重重的。那么这个小孩的家到底在哪呢?能否通过努力找到他的父母亲?

    喻彬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这个小男孩找到亲生父母,将王芝兰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喻彬一边忙着给派出所的朋友打电话,委托他们寻找孩子的父母和家庭的线索;一边写文章在杂志上发表。2001年2月,《黄金时代》第三期刊登了喻彬采写王芝兰救养弃童的社会纪实《乐乐,姐姐不会离开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文章面世不几天,深圳市松岗派出所刑侦警察贺晓飞打电话给喻彬,说乐乐的父母找到了,让喻彬协助打听王芝兰和乐乐的下落。2月7日,乐乐的父母和王芝兰见面,当乐乐随父母渐渐走出王芝兰视线时,王芝兰眼里流下了泪水,喻彬的双眼也模糊了。

    采访完出来,深圳的阳光依然炫目。喻彬是被一名提供新闻线索的“线人”Call走的,走时我们翻看的样报资料还散乱地堆在地上和床上。

    车窗外到处是忙碌的人们,我有些疲惫地闭目靠在座垫上。这时,我惊奇的发现我眼前清晰地浮现出喻彬的影子。那双喷射着火一样激情的眼睛敏锐地注视着身边这个世界,有深情也有忧虑,有关爱也有愤懑。我浑身一震,我知道这并非幻觉,而是这浮躁的尘世中的确有一双对弱势群体倾注着深情的眼睛,——在某个寻常巷陌,我们会和喻彬不期而遇。


   (原刊于2002年第1期《打工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