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课后反思及评课
(2008-10-06 08:32: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足迹 |
给汉字以生命、给生活以依托
沧州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 林淑英
这节识字课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以图和韵文的形式体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中识字”和“在语境中识字”为核心理念,以引领学生“享受识字学习的过程、享受校园生活”为核心追求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丰富多彩的识字语境,为学生建构识字的舞台。
学生认读词语时,我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利用看图画找词语、看图贴词语等形式强化识字效果,实现了从认识事物到识字的跨越。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感受到识字的快乐,我还把教材中的词语编排成了“拍手谣”让学生说唱。这时,学生的识字学习已经变成了他们童年人生大背景中的快乐游戏。
二、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扬起热爱汉字的风帆。
识字教学中我采用“图化汉字,溯源对照;揭示字理,因形解义”等新方法,将我们沧州部件识字教学的优秀做法和现代的媒体手段相结合,寻求识字的最佳效果。“识字翻版”的巧妙使用既让学生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以前学过的汉字,巩固了识字效果。比如:“棋”字教学,既是生活的链接,也是文化的渗透。再比如“琴”字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汉字,而且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维和创造,更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祖先创字之巧妙。
三、科学规范的构型分析,为学生竖起书写的航标。
我先出示左右结构的字,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然后总结规律,再指导书写方法,最后讲评。这样的安排既让学生掌握了每个字的特点,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体会汉字之美,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又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憾。如,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书写,这需要下一课时继续练习才能达成“书写”的教学要求。另外,学生如果有更多的时间练习说唱“拍手谣”,还可以配上更丰富的动作,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说唱。这些缺憾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去加以弥补了。今后,我将加强汉字文化的钻研,争取让更多的汉字能够显出独特的魅力,让识字教学更多地浸润在文化的氤氲中,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深深地热爱我们的汉字。
享受生活
评课人:沧州河间市教研室耿建方
林老师通过创设校园生活情景,组织多种游戏,来引导学生认字、记字、写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巧妙导入---旧知与新知的合理连贯。
二年级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课外活动。老师一上课以 “课下时间你们喜欢做什么?”这一问题导入,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而这些活动很多都是新课文中要涉及到的内容。这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新课文的学习合理的连贯起来,整个导入过程显得非常自然。
二、借助图画,理解认字-----语境中识字与自主识字的合理整合。
课文中的生字差不多都在插图的内容中体现出来。林老师把插图在课件和游戏中展示出来,学生先看图再读词,图词结合,很自然的理解了词语的大概意思,很轻松的读会了生字。这样借助图画感悟理解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词语,词语中的生字对于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困难了,我认为这也是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的。
在“琴”字的教学中,老师出示古琴图画、篆书“琴”字、规范字“琴”字的彩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再讲解古琴的部位名称,引导学生体会古琴与篆书“琴”字和规范字“琴”字的外形特点的联系。学生很自然想到了,把两个“王”想象成琴弦,中间的人字想象成琴身,下面的今字想象成琴的支架等等。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琴”字,而且感知到了汉字的奥妙,激发了热爱汉字探究汉字的兴趣和情感。
三、借助游戏巩固认字---------注重生字以不同形式反复再现。
在会读的基础上,林老师又设计了多种游戏来巩固认读生字。这些游戏都结合了朗读,纵观这相环节是先图词对照读再到脱图来读由易到难步步推进,通过学生与词语反复多次见面、诵读,来达到在游戏中、玩中,不自觉巩固生字的效果。
四、少写精写,规范书写------注重写字兴趣与正确写字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打好写字的基础,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林老师在对写字的指导上是比较具体细致的。
这一课需要会写的字八个字,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两个是上下结构的,很适合归类来写。
林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左右结构的六个字的结构特点、结字规律。再拿出其中一个字,详细观察,体会各笔画在田字格是所占的位置,各个笔画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然后范写,指导学生书写,学生写完后把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讲评,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并随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然后再进行上下结构的。
总之我感觉林老师这节课,学生们学得扎实,玩得快乐,学生们即是在识字又是在享受生活。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肤浅看法,敬请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