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沧州市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开幕词
沧州市小语会秘书长 张东兴
各位理事、各位会员代表、各位小语同行:
大家好。
由沧州市教研室、沧州市小语会主办的,黄骅市教研室、黄骅市小语会承办的,沧州市小语会第二届年会暨沧州市第四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正式开始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来自我市各个县、市、区的沧州市小语会的理事、会员代表及骨干教师代表。首先,我代表沧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沧州市教育学会,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也对为本次活动做出很多筹备及服务工作的黄骅市教育局教研室、黄骅市小语会、黄骅市骅西小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的沧州市小语会是在沧州地、市合并前的两个小语会的基础上,于2002年5月份重新组建的,至今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在沧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在沧州市教育学会及河北省教育学会的大力指导下,以沧州市小语会会员为主力的我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成为我市基础教育改革的排头兵,沧州市小语会也成为我市教育教学改革最为活跃的重要力量。回顾我们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欣慰地感受到:我们与新课改一路同行,我们艰辛地付出着,也殷实地收获着。下面就沧州市小语会自重建以来的主要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一、积极探索,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全市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教学的本质又是什么?这是个关系到语文的道路往何处走的大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认识也逐步清晰起来: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工具学科,同时它也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历史任务,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体。这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更本质的问题进行思考:语文教学到底是什么?语文学习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从人类发展的大视野来看,“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其实都是教师和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他们现在是这样工作、生活,而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又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因此,我们在全市提出了“享受语文——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开展工作。目前,这一课题已经被确立为河北省“十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这一理念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加速科研先导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认识到,要想使课程改革成功,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下大力气来做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工作。
1、重新组建了沧州市小语会。
沧州市小语会目前已经有会员240多名,这些人都是我们市的语文教研人员,骨干教师,发挥着我市小学语文教改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都是通过这些人在辐射到更多的基层学校和更为广大的语文教师。
2、改进常规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论文及教学设计评比,说课比赛,课堂教学评优等常规教研活动都有着“重结果,轻过程”、“重评奖,轻研讨”、“重展示,轻推广”等弊端。而广大的基层教师又明显地存在着“理论不足”、“反思不足”、“研讨氛围不足”、“知名度不高”等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常规的教研活动进行了改进。
每次活动,我们都淡化评奖意识,增加互动交流的环节,增加活动的思维含量,增加活动的理论含量。
我们连续举办了三届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质大赛,发现和培养了一百多位青年教师骨干,很多县、市、区语文教学方面的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都是通过素质赛这个舞台崭露头角的。
对于那些已经在教学改革中有所建树的教师,我们则通过教师论坛和合作论坛的形式,给他们搭建展示、交流、提升的平台,让他们的成果能够引发更多人的思考,让成熟而有推广价值的教改成果能够比较快地传播到基层更多的老师,转化为更多教师的教学行为。目前,论坛活动已经举办了三届。
运河区、新华区、沧县、青县等几十位老师参与了我省课程标准语文教材的建设工作中,参与了《教师教学用书》、《写字》、《评价手册》、《同步练习》、《快乐阅读》、《童年书架》等书的编写工作。新华区的钱俊玲、运河区的陈伟增、沧县的谢清茶三位老师为课程标准教材录制了示范课。这些都是一般的教师无缘参与的机遇,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迅速地成长着。
3、组建课题中心组,集中攻关,研究重大的教学课题。
我们还通过组建课题中心组的形式搞好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点内容。我们组建了10多个单位20多名教师参加的课题中心组,将一系列子课题分解开来,分工合作,集中攻关。目前,已经有的单位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明年我们将组织一次关于作文教学的大型展示、交流和研讨活动。
三、探索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教研要为教学服务,教改要为基层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小语会工作的出发点。几年的时间,我们对语文教学领域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都给予了关注,并做了很多的探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关注教材变化,帮助语文教师把握好新教材。
教学理念变了,教材变了,教学行为也要随着发生变化。但是,把握教材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连教材都吃不透,那教学就不可能是准确、恰当的。为此,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教材培训:我们几次组织教研员参加省高级研修班;我们对课改起始年级的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我们还对一些基层单位进行重点的扶植,深入基层进行培训。同时,把相关的培训材料发放到县,帮助县级教研部门组织二级培训。我们还通过“播种者社区”的“快乐语文论坛”与基层教师建立直接而便利的联系,为广大教师提供服务。
2、抓住主要问题,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
在阅读教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理念提出了“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基本模式;提出了“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挥笔洒洒——其乐融融”的课堂教学理想状态;我们解决了阅读与识字脱节的老大难问题,确定了“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以阅读为主线,以识字为辅线,识字教学分步走”的思路,并由运河区的高宏伟老师在全省做了展示;我们还提倡“将语文的积累生活化”,将语文积累的内容融入学生的童年生活活动中,并由临港区的张莉老师在全省做了展示;我们提倡将“问题话题化”以实现教学中的民主与平等,体现阅读的个性化,体现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我们提倡阅读教学要具有“层次性”,这样才能达成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并有目的地进行开放和延伸……这些成果,都得到了基层骨干教师的实验验证,也得到了我省小语界人士的普遍认可,相关论文在省级刊物《教育实践与研究》发表。
在前不久举办的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我市运河区朝阳小学的陈玉玲老师以《相片》一课代表河北省参赛,获得了二等奖和最佳教学手段运用奖。更为可贵的是,目前,我们关于阅读教学的思想和认识得到了此次大会的印证与认可,这说明我们的路子是对的,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3、突破传统认识的局限,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
我们对小学生写作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思考,比对《课程标准》的现行提法“习作”的说法和认识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应该是“记录他们的童年生活”,提议以“书面表达”代替“习作”,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作品的尊重,更是对学生写作价值及意义的认可。这些认识具有前瞻性,是超出现在的《课程标准》的认识水平的。
我们将沿袭了很多年的“作文讲评课”改为“作文评改课”,这有利于打破“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写教师评”的旧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利于将作文的评改推向“多向”与“多元”。
我们重视学生写作的价值及意义,提出了“给学生作文建立读者群”的建议,提出了要使学生的写作有用,有意义。
这些认识是不断建立,逐步明晰的。我市的付桂婵老师执教的《让我和你一起读》一课获得了全国二等奖。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在今年10月份举办的河北省校本教研现场会上,运河区南陈屯乡提供了张艳老师执教的《一件有趣的事》作文教学指导及评改的课例,还提供了以此为专题的校本教研研讨活动,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可,大家都感到很振奋:原来作文课可以这样上。
4、积极创新,大胆尝试,推动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
语文评价,更通俗地说是考试,这个问题是基层老师都很关心的问题。很多一线的骨干教师不敢、不愿做一些改革,就是因为怕教学变而考试不变。因此,也可以说评价是制约着语文课程改革成败的大问题,是个“瓶颈”。如果评价不改革,那改革也是不全面的,不彻底的。
我们首先考虑了“为什么要考试”的问题,提出了“重在改善,意在发展”的评价观,这样就把考试从“分等级,定奖惩,排名次”的误区中脱离出来。
那么“怎样考才更合理?”我们也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考试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语文的过程;考试的过程也应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丰盈内心世界的过程;考试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当下,更为了满足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这样的认识支配下,我们的考试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增加了听力测试;注重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允许学生带字典进考场;构建学习型的考试,我们边评价边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知识和方法;为了使考试成为学生童年生活中的美好组成,我们使低年级的评价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中高年级的评价活动则是人生主题的方式出现,并加上了导语……
我市语文评价的改革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关论文获得国家级奖励;《河北教育》杂志以大篇幅作了介绍;在全省教研员研修班上做了专题经验介绍;冀教版的课程标准教材的《单元评价手册》一直按照我们的改革思路由沧州市的语文教师承担。
综上所述,我们这几年的工作思路是清晰的,步子是扎实的,方法和策略是有创意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这也是我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四、本届小语会的工作思路
上一届小语会的工作为我市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既尝到了课程改革的甜头,也体会到了探索与实践的艰辛,更认识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艰巨性与长期性。有很多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还需要再学习,再思考,才能找到一条好的路子;有些已经比较成熟的认识还需要通过我们的会员,通过教研人员、骨干教师的辛勤努力,才能渗透和传递到基层的每一位教师,被他们所接纳。
经过调整后的本届小语会将在沧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在河北省小语会和沧州市教育学会的指导下,继续团结广大理事、会员以及更为广泛的我市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弘扬“享受语文”的大旗,继续狠练“内功”,提升教研员和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加强针对教学中实际问题的专业研究,探索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书面表达、教学评价、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本规律,继续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搭建发展的平台,让我市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再有一个大发展。
沧州市的小学语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以“部件识字”而闻名全国。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全体会员,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再创辉煌,迎来沧州市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个春天!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
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