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月亮走进孩子的心 ——观摩《走月亮》一课新课导入所感 沧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东兴
一幅幅儿童与家长在一起享受生活的照片,一曲婉转舒缓的乐曲。操场、草地、公园、卧室……然后是湖边,月光,夜色,淡蓝色的背景引发人们无数的遐思。一位长发小姑娘,迎着晚风,背朝着人们,面向月亮……她在想些什么呢? 夜幕下,月色中,一对母女的身影出现在人们眼前。那身影就像是镶嵌在夜幕上的剪影。她们在干什么?她们在走月亮呀! 音乐声中,老师的范读送入孩子们的耳中,送入他们的心中…… 我蓦然想到:语文课堂真的是那么宽广,老师的教学也显得如此大气。这大气的根源就是生活,与生活的对接竟然是这篇课文最好的切入点。学生对貌似陌生的课文真的不再陌生。 如此的情境教学不是贴标签,不是附加上的,而是与学生的生活相承接。 在这份亲近中,学生的身心融入了文本。 好美的景,好美的情,好美的文字呀! 学生在这情这景中品味着文字。美打动了学生,学生又去寻觅着文字中更多的美。 此时,生活的美竟然就是语文课的全部,拼音、生字、词语、句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一切都消失了一样,因为,他们已经融进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之中。 学生真的是用他们的身心在走月亮呀!也许有一天,他们已经不再记起这节课,但他们的心中有可能永远留有那一轮圆月,那一张夜幕上母女的剪影……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