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将乐龙池砚

标签:
将乐龙池砚 |
分类: 古砚 |
新得一砚,青灰色,长方形,带盖;砚池雕二龙戏珠,圆形砚堂,平面砚底;砚盖浮雕山松,仙鹤飞翔;铭文“鹤鸣於九皋
将乐龙池砚始于唐,盛于宋、明,这种砚石产于县城之北,距城关十里的石门岭一带,因此地与传说中仙人指点的龙池比邻,故称"龙池石"。
龙池砚制作始于唐(一说宋),盛于宋、明,久负盛名。据明弘治版《将乐县志》载,龙池砚制作"当溯源于明朝以远"。福建境内宋、明古墓随葬品中常发现有龙池砚。
龙池古砚少见,目前可见民国的铭文砚。
此砚落款民国三十七年,即1948年;铭文“鹤鸣九皋”与砚盖的图案符合。
“鹤鸣九皋”一语出自《诗·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铭文“正和行置”,“正和”字号广泛应用。
搜索“正和行”,见于民国宁波地区商铺;宁波舟山地区,金塘(镇)是舟山第四大岛,《金塘志》85页:民国时期,大丰主要商店有......徐汝谨正和行等鲜咸货行。《金塘志》364页:民国时,沥港、柳巷、大象地市肆骈列,颇为繁盛。大象地东街、西街,设有徐汝谨“正和行”5家经营干鲜水产品的鲜咸货行。
此砚可能是宁波舟山地区金塘徐汝谨“正和行”购置。
民国将乐龙池铭文砚少见,得之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