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田横石的种类:
由于网上出现与典型水坑田横石不同质地的砚石,为了加以区分,为了对田横石的阐述更加明了,本人对帖子《关于对田横石的观察研究》(二)一文之六、田横石的质地特点一章,更改为六、田横石的种类,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田横岛的地质形成年代一致,也具备粉砂质泥岩田横石的特点,含有细小闪光颗粒,我认为也属于田横砚石材。
这些田横石分布在砚坑及其附近的岩石或海湾,这些田横石由于地层的运动,导致田横石的质地、层次、颜色不同;其中有细腻的砚材,也有硬度较大,制砚后乌黑发亮;也有沉积形成不同的颜色层次,还有子石等。
这些田横石有典型的水坑田横石砚材,还有分布在田横岛周围,在颜色、质地、石品等方面与水坑典型田横石有所差异的田横石,现试述如下:
1、典型“水坑”田横石:
是典型的田横石砚石材,位于砚石沟水坑,没于海底,利用退大潮时有利于开采。
石质温润不干燥,质密色黑,映日可见闪光银星,也有带金星的,下墨颇利,发墨有光,制砚甚实用,是田横石的上佳砚材。

水坑砚石有三种:
(1)
色黑、质润、闪光银星,上佳砚材。



(2)
色黑,夹有略粗糙的灰色石层,中等砚材。

(3)
色黑,质地坚硬,不利下墨。

2、不典型的田横石:(别品田横石)
地层的运动,导致砚石产地田横石的质地、层次、颜色不同。
不典型的田横石位于砚坑砚石浅层,以砚石沟周围的砚石,还有分布在田横岛中、东南的海湾,还有北海湾的子石等。
这些田横石,也具备粉砂质泥岩田横石的特点,含有细小闪光颗粒,我认为也属于田横砚石材。
由于在颜色、质地、石品等方面与水坑典型田横石有所差异,可称之为别品田横石,这些砚石多粗糙。
不典型田横石的部分产地图片:


不典型田横石试述如下:
(1)不同颜色的田横石:
田横石也有不同颜色,褐黄色、黄绿色、灰黑色……等、, 其与典型田横石的区别在于石质不够纯净,硬度较高,可混有各种石品。



粗糙的石品:

过度的岩层及颜色:

(2)不典型田横石伴随的石膘及石品,典型田横石少见:
彩色石膘:

白色及铁锈色斑点:

褐色石质、木纹纹理、铁锈色斑点:

坚硬的刷丝纹理、褐色斑点、黄色线纹等……。

(3)层状的田横石:
由于沉积作用,田横石还可以形成层状结构,形成深浅黑色、黑灰褐色、灰绿色交替的层次和纹理,分布于田横岛砚砚石沟附近,质地不错,可用来制砚。
见产地及砚石图片:


(4)质地较硬的田横石子石:
多为大子石,可带有贝壳,金星、彩带、白色石筋等石品,质地偏硬,这种子石散落在田横岛南部海岸礁石区,质地较硬,不是水坑的典型石品,不是上佳的砚材。
水坑也有石质较硬者,但石质纯净。


(5)纹理清楚的小子石:
位于田横岛的北部海滩,灰、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纹理清晰,质地不错,可以制砚,但体积太小。
其中这块比较大18*9*3c m,已制成砚。见图片:


(6)散落的田横石:
多年来开采田横石时,散落在海水中、海滩上、沿途中、码头上的田横石,砚材较小,材质优劣不等。
在北部老码头岸边,捡拾一块大椭圆形子石(27*15*5CM),可能是采集者遗落的田横石,常年被海水冲刷所形成,见制砚后的照片:


散落的田横石也包括“风化的田横石”:质松色灰,干燥,体小而薄,片状、层状结构,敲之粉碎,为风化的田横石,不能作为石材使用,更不宜制砚;这种石,散在于田横岛岸边以及对面小岛的码头周围。
说明:
1、本篇仅论述田横石的种类,不涉及是否适合制砚问题。关于制砚及下发墨的情况请砚家及砚友进一步研究。
2、
本篇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指正、补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