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砚——(二十一)紫丝石砚(二十二)嵩山玉砚

分类: 鲁砚 |
(二十一)紫丝石砚
紫丝砚,产于莒南县壮岗镇下峪子村;
地层为元古界胶南群洙边组,岩性为绢云母千枚岩;
其石多靛青色,石中含辰砂微粒,所以加水磨制时,便出现紫红色石沫,故称紫丝石。
其石很早被人用以制砚,因石质极接近端石,曾被人们称为“莒端”。 原省政协常委、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石可先生的《鲁砚初探》中记载:紫丝砚产于莒南县水库河底,系蛇纹岩之夹层,蕴藏量较少,开采不易。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砚,称“莒端”。石色多青黑,有灰绿、灰黄诸色掺杂其间,似蛇皮纹。以刀刮之有朱砂点成红色缕丝,着水变紫,以取名为紫丝石。石质细而坚,滴水不干,呵之生润,下墨细速,久用不乏。
网上“东篱”先生,曾对紫丝砚进行探询、考察,获得旧砚(残)一方及少许砚石。
本人没有紫丝砚,借用网上图片展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