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关村日报午餐 |
其实小甫刚开始并不是干这个的。这个从陕西农村来投奔老乡的小伙子到北京已经一年零一个月了,开始在中关村摆摊卖烤肠和烤玉米,后来因为科贸附近的“城管被杀事件”改行做了送餐。
“3124号、10元的四份;3450号,8元的2份 ”斜着肩膀的小甫一手拎着送饭箱,一手拿着订餐单,嘴里还不住的念叨。他对海龙很熟悉,一下就找到了订餐的商铺。
米饭,西红柿鸡蛋,青椒肉丝,麻辣豆腐,还有附送的小咸菜,一样都不错,而且是正点送到,店主显得很满意,这让小甫也松了口气。他解开领口的扣子,摘下公司统一配发的红色棒球帽,扇了扇,然后擦了擦额头的汗,等着店主付款。
在回去的路上和小甫闲聊,他说中关村老板们的午餐主要靠外卖,给他们送外卖是一笔不小的买卖。目前一共有五六家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抢生意,饭菜质量和送餐速度就成了核心竞争力,因此“公司规定送餐要准时,客户一旦投诉,我们就要被扣工资”。
时间久了,小甫已经能从老板们的点菜上看出当天生意的好坏。比如,老板赚大了,一高兴会叫个15元的餐犒劳一下伙计们,伙计们如果下单下的多,也会请请大家。
小甫觉得这些老板们很辛苦,吃饭时差不多都是一边吃一边照顾生意,说到自己的今后,小甫有些茫然,“肯定不会一直做送餐,没准也会变成他们”,他指了指正在吃饭的销售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