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爸爸听同事说过,宝宝在7、8个月时会发烧,烧退了会出疹子,当时妈妈也没在意,觉得我身体很棒,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可是没想到我第一次生病就这样悄悄降临了。
12月15日从姥姥家返回到家中,一天都相安无事。16日中午,妈妈接到奶奶的电话说我有些发烧,妈妈匆匆赶回家中,心里万分焦急,因为此前我从未发烧。一进门还听到我和保姆在玩耍的声音,可是当我第一眼看见了匆匆赶来的妈妈,我憋了一下嘴,哇的一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扑进妈妈的怀里,妈妈心疼的眼泪也跟着掉下来。接着争执发生了,因为我已经烧到39.4°了,妈妈坚持送我去医院或者吃药进行治疗,怕高烧烧出肺炎;爸爸说这是小事,没关系的,物理降温就可以,不用吃药和去医院;奶奶坚持坚决不吃药,实在不行去医院。他们争执时,我蔫蔫地趴在妈妈的怀里,眼睛都不爱睁。妈妈又急又气,孩子生病了怎么能就这样挺着呢,物理降温根本没有作用啊,高烧39度都几个小时了。最后爷爷回来了,给我买了药和退烧贴,奶奶就同意给我吃了。哎,没办法,一家人都这么固执,而且奶奶在对待我的问题上总和妈妈有争执。吃过药,贴上了退烧贴后,我在妈妈怀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总是睡不实,放在床上就醒,于是妈妈就抱着我,一抱就是3、4个小时。到了晚上10点左右,烧稍微降下来一些,38.5°,还是有些高。我一直有些闹,奶也吃的不多。到目前为止也不太敢确定到底是什么病,因为没有除了发烧没有感冒症状,只有偶尔会咳嗽一声。医院里感冒的病人太多了,妈妈也害怕去医院会引起交叉感染,就想再观察观察吧。
12月16日星期日,妈妈请假在家照顾我。早上烧稍微退了一些,我就有了些精神,能玩一会,可是还是不大爱动弹。中午又烧到39°了,爷爷买的药和退烧贴一直用着可是仍不见效果。我有些闹,只跟妈妈。晚上一直哭闹,妈妈就抱着我睡,几乎一夜未眠。我的烧仍旧在39°左右。
12月17日星期一,我还是上午会好一些,下午又烧到39°,妈妈突然想起大连儿童医院的同学,马上打电话给同学求救。终于得到专家的咨询:阿姨说高烧会持续3、4整天,一般低于38.5°都不需要处理,物理降温就可以,高于38.5°则需要吃退烧药。一般烧退后疹子就会出来了。阿姨说我现在的情况需要吃退烧药,妈妈就买了阿姨说的百服宁给我吃下了,我烧退下来了,睡了一夜的安稳觉。吃退烧药时爸爸、奶奶又和妈妈起争执了,因为有了医生的帮助,妈妈坚持了下来。
12月18日
星期二早上起来烧降到38°,到了中午一些红色的小疹子首先出现在颈部和背部,到了晚上烧退了,在脸上、前胸也可以看见疹子了。我稍微安静了,可仍旧不爱喝奶。
12月19日
星期三疹子布满了全身,脸上甚至手上都是疹子,妈妈看我都觉得全省痒痒,那样子一定丑极了。
12月20日星期四疹子的颜色开始变浅,范围也开始逐渐变小。我开始渐渐精神起来。妈妈说小孩可真不装病,有病时眼神都是懒懒的,没有光彩,病好些了马上就有精神了,爬上爬下的,眼睛特别光亮有神。
12月21日星期五,疹子退的很快,今天身上的疹子都退的差不多了,只是脸上下额和鼻子上的疹子还有。我也恢复了往日的精力旺盛了。
总结一下,以便其他妈妈借鉴:
我生病后,妈妈上网查了一下,这个叫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发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1岁左右的宝宝。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10~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象麻疹、水痘那样广泛传染,家中成员同时患上的机会不大。
症状: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这点与你家宝宝很象),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护理:
·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妈妈要多些耐心,这时候宝宝因为发烧和疹子比较难受常会哭闹,多给宝宝一下鼓励和关心。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体温超过38.5度时,可用先试着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或者吃小儿退烧药,如百服宁和白林等,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和烧坏脑细胞。
再传几张我生病小可怜时的照片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