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魅力西班牙之
科尔多瓦:清真寺里的天主教堂
禾青/文图
请品评禾青要出售的剧本
游完格拉纳达以后,驱车前往西班牙南部城市科尔多瓦。科尔多瓦是科尔多瓦省的首府,位于瓜达尔基维尔河畔的莫雷纳山麓。科尔多瓦有悠久的历史,在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它原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的古城,公元前二世纪被罗马人侵占,成为罗马人的殖民地。公元六世纪又遭到西哥特人侵入,破坏严重,几乎化为废墟。被摩尔(北非穆斯林)人占领,成为哈里发的都城,长达三四百年。由于形势相对稳定,是科尔多瓦最繁荣时期,是当时伊斯兰世界非常著名的城市。兹后,于十二世纪被天主教收复,成为西班牙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塞。
从以上简单介绍可以看出,科尔多瓦与西班牙许多城市一样,多元文化并存交汇的城市,既有天主教文化,又有罗马和穆斯林文化,丰富多彩,不同风格的文化争奇斗艳,熠熠生辉。
这一切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期盼着尽快一睹它的真面目。
格拉纳达距离科尔多瓦并不远,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中午一点多钟就到了。进入科尔多瓦需要经过一座架在瓜达尔基维尔河上的古桥,桥头有巍峨的桥头堡,上面有了望孔和抢眼,扼守着进出科尔多瓦的门户。是摩尔人统治时期修的,故名摩尔桥。桥墩粗圆,很的敦实坚固。就今天看来,无论规模、气势还是实用,都是可圈可点的。
先去参观哈里发王宫,是摩尔人公元10世纪建造,
建筑分三层,上层是王宫,中间是附属建筑和小清真寺,下层是花园。从外面看很像一座城堡。
然后去参观举世闻名的大清真寺。摩尔人统治科尔多瓦三四百年,相对稳定繁荣,废除天主教,建了大量清真寺,据说最鼎盛时期科尔多瓦有大小清真寺三百多个。我们要参观的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占地两万多平方米,除麦加大清真寺外,位居世界第二。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八世纪,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进入大清真寺以后,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情不由己地发出“喔!?”地一声慨叹。
确实,太震撼了。一排排粗大的大理石柱子像森林一样屹立在朝觐大厅里,横、竖、斜都在一条直线上。
柱子的上部由相同的黄底红道装饰图案,柱子与柱子之间由拱券形装饰,如一个个拱门,将柱子连接起来,成一个整体。
有多少根柱子?修建时原本有一千多根,现在尚存850根,分为19排,每排29个拱门。可谓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举世罕见。
我们徜徉在柱子的森林中,感受恢弘和神奇。直到导游催促,才恋恋不舍地向前走去。
往前走了没有多远,我们又惊诧了。
为什么?
我们先看到了天主教的神像。紧接着又看见了天主教的礼拜堂。更使我们跌破眼镜的,在天主教堂的墙壁上,居然有穆斯林清真寺的拱门和图案装饰。太不可思议了,这到底是天主教堂呀还是清真寺?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前面说过科尔多瓦的历史,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十二世纪西班牙赶走了摩尔人,恢复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在一般情况下,穆斯林的东西包括清真寺是会被毁掉的。西班牙人有博大胸怀和包容性,并没有毁掉这座珍贵文物。西班牙人虽然没有毁掉它,但让人啼笑皆非地是却在清真寺内修了一座天主教堂。教堂的哥特式尖顶像竹笋一样刺破清真寺的屋顶,直插云霄。成为举世独一无二的清真寺包裹中的天主教堂,为大千世界添了独特一景。原来清真寺的一些建筑能够利用的,建造者“废物利用”,顺手牵羊拿来用到天主教堂的建设上,才有了天主教堂的哥特式建筑和穆斯林的清真寺建筑虽不伦不类,但却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建筑风格,在其它地方是绝对看不到的。
游完清真寺,驱车约5个小时,到达下一站——托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