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瑞士掠影[图]

(2012-11-05 15:21:19)
标签:

旅游

瑞士

欧洲风情

风光旖旎

天使山

分类: 世界游记

瑞    掠 

禾 青/文并摄影

 

[刊于《丝绸之路》2012年11月第12期]

 

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山多、河流多、湖泊多。山有阿尔卑斯和汝拉两大山脉;河流有莱茵河、阿尔河、来纳河;湖泊有日内瓦湖、康斯坦茨湖、苏黎世湖、纽沙泰尔湖、马乔雷湖、四州湖……如颗颗宝石、串串珍珠,闪闪烁烁,点缀在绿草如茵的山野间。

瑞士掠影[图]

全年气候宜人,雨量丰沛,适宜植物生长。使瑞士的地形地貌呈献多姿多彩,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有“世界公园”之美誉。早有游览观赏夙愿,2011年9月来瑞士旅游,终于偿还了这一心愿。

登上铁力士雪山

我是游完意大利以后,从米兰来瑞士的,第一站是拜访位于瑞士中部,阿尔卑斯山在瑞士境内的最高峰,海拔3200多米,有“天使山”“神仙山”之称的欧洲名山铁力士雪山。山上常年积雪,是欧洲著名的雪山,是世界滑雪胜地之一。每年吸引了大批滑雪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滑雪、游览。

瑞士掠影[图]

不巧的是,这天阴云密布,空气里弥漫着似雨似雾的蒙蒙水气。不愧被誉为“世界公园”,沿途群山绿染,看不到黄土和裸露的岩石。山峦、绿地、房舍、景物……掩映缥缈的云雾中,隐隐约约,亦真亦幻,宛若海市蜃楼,云中仙境,虽迷离朦胧,倒别有一番晴天时难以见到的情趣和风味。

中午时分,到达铁力士山下小镇英格堡。用过午饭以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快到铁力士山时,似雨似雾的蒙蒙水气凝结成了雨,先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到我们吃完午饭,变成唰唰纱的大雨,低洼处积满了雨水。

英格堡小镇人口不多,掩映在绿树绿草间,十分恬静幽雅。据说,英格堡德文的意思是“天使之乡”,铁力士山称为天使山,天使山的所在地,自然就是“天使之乡”了。

上到铁力士山顶峰,要乘三次缆车,首先,乘坐六人的小型缆车,到达第一个台阶时,换乘能盛二三十人的车厢式大缆车,到第二个台阶时,再搭乘可三百六十度转动的圆形观光缆车。

瑞士掠影[图]

我们坐上第一道缆车时,雨依然下个不停。环视四周,依然是满眼绿色,绿草、绿树经雨水一洗,更加嫩绿水灵;掩映在绿色中的砖红色屋顶,愈发干净,鲜艳。构成一幅典型的瑞士乡间风情画。使我这个第一次来这里的人,倒怀疑起来,这里是举世闻名的雪山吗?怎么一个雪星儿也没有呢?

但是,到了第二个台阶时,我的怀疑开始消散。在换乘大型缆车时,天上下的已经不在是雨,而变成沸沸扬扬的雪花,漫天飘舞,搅得天地间一片迷蒙。地上的雪还不厚,斑斑驳驳,还没有盖严地面,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地上的黄土和岩石。说明雨转换成雪的时间还不长。

而到第三道台阶换乘旋转观光缆车时,四周已是风雪的弥漫,变得白茫茫一片,但还有一定的能见度,还能看到缆车外面山坡上的积雪。

到达山顶,雪和风更大了,雪花变成了雪糁,像细沙一样打的人脸生疼,寒风呼啸,雪尘滚滚,遮挡住人们的视线,能见度不到十米。气温很低,起码在零下十几度,有一种透心凉的感觉,手脚都冻得没有了感觉,心里止不住直打寒噤,得得发抖。好歹山顶上有屋子,里面有暖气设备。大家纷纷跑进屋里,避寒取暖。

但是,既然上到了山顶,就不能躲在暖屋子里不出去,要是那样还上来干什么?我和妻子虽然年近七旬,依然和年青人一样走出屋子,冒着肆虐的风雪,观赏这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的“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的难得景象,在风吼雪旋中拍照留念,把脸贴进滑雪人形里冒充一把滑雪高手。还钻进冰雪形成的洞窟中去经受考验,大概因为阴天的原因,洞中光线很暗,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什么也看不见,照出的相也是黑乎乎的,看不清眉眼。
瑞士掠影[图]

瑞士掠影[图]

虽然如此,我和妻子仍然很自豪,因为,我们来过了,不仅上到了山顶,还钻进了铁力士山顶的冰雪洞窟中。

夜宿高山小镇

从铁力士雪山下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下一个目的地是位于阿尔卑斯山上的旅游休假胜地琉森。雨虽然停了,但天依然阴着,空气中弥漫着白色雾气,草地和树木都湿漉漉的。因为天太晚了,当晚宿在一个叫一家村(音)的小镇。小镇建在山坡上,四周的山不高,估计是阿尔卑斯山的余脉。

小镇不大,好象只有一条街,但有一座很大很气派甚至可以称得上豪华的教堂。欧洲对天主教的信奉和崇拜不亚于东方对佛教的信奉与崇拜,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有教堂,有的还不只一座,是全村镇的最高建筑,其他建筑都不得超过它,表示上帝至高无上。教堂都是尖顶,可通往上帝居住的天上。
瑞士掠影[图]

小镇四周群山环保,很干净,有街心花园,环境清幽、静谧,确实是休闲度假的极佳选择。

我住在临街一所酒店的四楼。酒店的标志物,是一只昂首向上,腾空飞跃的金色山羊雕塑,极富动感。恰巧在我住室的窗户外,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在屋里透过窗户拍摄的。

瑞士掠影[图]

使我想像不到的是,在这样一个很小很偏僻的小镇子,居然也有华人开的铺子,而且名字叫“新中国”。我不懂外文,不知道是什么铺子,但名中间有个“十”字,或许是诊所?只是我的猜想,不一定是。因为“十”字与其它字体一样都是黄色,而不是代表医疗单位的红色。

瑞士掠影[图]

当时天太晚了,铺子已经关门,明天启程又很早,没来得及到“新中国”去看看。

最哀伤的狮子和最美的廊桥

第二天早饭后出发,去位于阿尔卑斯山上的琉森。

雨虽然停了,但天依然阴着,田野间弥漫着雾气,但仍可感受到瑞士独有的田园风光的旖旎魅力

瑞士掠影[图]

在公路上,还有幸遇见了瑞士牧民和他们驱赶的牛群。

瑞士掠影[图]

瑞士的牛有个特点,脖颈上都吊着一个很大的铜铃铛,小的像圆柱形瓷壶,大的则像个小水桶。走起路来发出沉闷的丁丁当当的响声。当时正是吃过早饭以后,大概牧民是将牛群赶出去放牧,刚走过去一群,接着又走过来一群,足足过了三四群。在公路上大摇大摆,慢慢悠悠向前挪,压根不管有没有汽车通过。有的牛群很听话,排着队依次前行;有的则不守纪律,虽然有五六个人驱赶,仍然左奔右突,在公路上乱跑乱窜,弄得驱赶的人手忙脚乱,顾东顾不了西,累得不亦乐乎!我们车上的人却大过了眼瘾。

琉森原来译作卢塞恩,是一座典型的具有瑞士风格的田园牧歌式小镇,四周被高山和湖泊包围,风光旖旎,幽雅恬静,凉爽宜人。湖水是阿尔卑斯山融化的雪水,特别清冽干净,能照见人影。海鸥和各种水鸟在湖面低飞盘旋、嬉戏。湖面宽阔,湖水湛蓝,与蓝天上飘浮的白云和阿尔卑斯山上的皑皑白雪,交相辉映,构成洁净无尘的神话世界、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安详、幽雅、恬静……无论用什么样优美字眼形容都不过分。

琉森最著名的景点是“狮子纪念碑”。

起初,我望文生义,以为是为狮子立的纪念碑,纪念狮子的什么动人故事。实际不是,虽然雕像是狮子,但纪念碑与狮子并没有关系。

瑞士掠影[图]

事情还得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说起,大革命爆发后,瑞士派遣了700名官兵去保卫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和皇后玛丽,战斗打得很惨烈,这700名官兵经过顽强战斗,全部壮烈牺牲,路易十六国王和玛丽皇后被绞死在协和广场。

这座狮子纪念碑就是为纪念这700名牺牲的壮士和英雄建立的。

纪念碑的价值在于它独特的、极有创意的设计;不拾人牙慧、寓意深刻的立意;栩栩如生、以情动人极为高超的雕刻技巧。一头体格硕大的威猛雄狮躺在地上,一把箭镞之类的利器刺入体内,狮子眉头紧蹙,眼睛紧闭,口微微张开,表情极为痛苦,但前爪仍然紧紧握着匕首和盾牌。把七百勇士的坚毅勇猛和大无畏牺牲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染力极强,观之使人受到巨大震撼。难怪马克吐温称这只石狮,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著名好莱坞电影《廊桥遗梦》中的廊桥,因电影在廊桥上演绎了一段凄美感人故事,而闻名天下。真实的廊桥在美国衣阿华州麦迪逊县。

君不知,在琉森也有一座美丽的廊桥。这座廊桥在琉森湖上,本名教堂桥,因桥上有廊厦也就是顶棚,故俗称“廊桥”。廊桥棚顶上绘有一百多幅精美图画,内容都是表现琉森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

瑞士掠影[图]

此廊桥虽非电影《廊桥遗梦》中的廊桥,但人们总爱把二者联系起来,以增添它的浪漫色彩。当局抓住这一“商机”,在桥上装饰了无数鲜花,使该桥成为花团锦簇的绚烂彩虹,显得格外温馨浪漫,吸引对对情侣相携同游,摄影留念。

 

本文发表在《丝绸之路》2012年11月第12期:

瑞士掠影[图]
瑞士掠影[图]
瑞士掠影[图]
瑞士掠影[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