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洪水前的布里斯班
文图 /
禾青
最近看新闻报道,说布里斯班发了洪水,而且很大,房屋被淹没,街上可以行船,不少店铺进水。
看后大感意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我去年底刚去过布里斯班和离它不足百公里的黄金海岸。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昆士兰州首府.地处南半球,濒临南太平洋,气候温润,雨量丰沛,阳光充分,有绵延几十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有休闲、游泳、冲浪的好去处。
我去时当地正值春末夏初,气温二十多摄氏度,正是春游的好时机。
一天,天气阴沉,云层沉甸甸的,所含的水分已经饱和,让人感到用棍一捅雨水就会倾泻下来。
在去旅游点的大巴车上,人们看着车窗外的天气,便自然而然地谈论起下雨、发水、洪灾、泥石流……地质灾害来。
听着大家的议论,当地华人导游自豪地说:“布里斯班不会发水,也从来没有发过大的洪水,更没有泥石流之类自然灾害。”
因为我国饱尝了洪水和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的苦头,所以对导游说的这句话印象很深,心中充满佩服和向往,心想,中国什么时候也象这里一样没有洪涝灾害呀!
老天就这样捉弄人,导游的话就象是昨天说的,言犹在耳。布里斯班不但发了水,而且很大,几十年不遇。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我曾经去过的地方变成水乡泽国,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暗想,莫非老天真的疯了?地球真的病了?没有了规矩,说变脸就变脸,说治谁就治谁?还是人类自己罪孽太深重了?
洪水前的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是美丽的,和煦的阳光、金色的海滩、洁净的城镇、或温馨或浪漫的传说……依然在我的镜头里,更在我的脑海中,定格成永恒的美丽。
下面是我和岳小华女士拍摄的洪水前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的部分照片,与朋友们共享——
布里斯班因布里斯班河而得名,远处是高楼林立的市区,近处河岸很陡,很深,是有名的“袋鼠角”。初闻此名,以为此处有许多袋鼠。原来是望文生义了,这里压根儿就没有袋鼠。说起这个名字的来源,颇有几分血腥、恐怖和无奈。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与外界隔绝,动物没有天敌,加之动物保护意识和法律的健全,袋鼠曾大量繁衍,乃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政府便下令捕杀一些袋鼠。捕杀的方法便是,将成群袋鼠驱赶到这里跌下悬崖摔死。试想一下,成群袋鼠被摔得肢体残缺,血肉横飞,洇红了河岸,染红了河水,其状之残,目不忍睹。引起动物保护人士和组织的激烈反对,政府才不得不停止这一残忍举措。残忍和血腥结束了,却留下“袋鼠角”之后个充满神秘虚幻的传奇故事。
美丽的布里斯班河
这是布里斯班河上的一座铁桥,名叫故事桥,离袋鼠角不远。谁看了这个名字,都会以为它有许多传奇故事,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其实,什么故事也没有,是个大大的大忽悠。之所以叫故事桥,因为设计者的英文名字是故事的意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故事。是不是个大忽悠?

这是一个邪教的教堂,这个邪教在美国已经被取缔,据说,在澳大利亚的日子也不好过,气数将绝,很可能要被取缔。任何国家和人民都是不欢迎邪教的。

澳大利亚为纪念欧洲人在澳州定居200周年,于1988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中国建馆参展,为纪念中国参展,特在布里斯班开辟了一条中国街,也叫唐人街。我们曾在这条街的中国餐馆用餐。光阴荏苒,转眼布里斯班世博会已经过去二十多个年头,所有展馆都拆除了,唯独留下这座独具特色的尼泊尔神庙。全部木质结构,雕刻极为精致,美伦美奂。更为独特和奇特的是,作为基础垫在柱子下面的,既不是乌龟也不是瑞兽,而是全裸女人。起初我以为是取女人卑贱祸水之意。其实错了!而是褒奖女人,彰示女人是社会的基础,是支撑人类社会的中坚力量。我听后大为惊奇,原来尼泊尔这样看重女人!

布里斯班河南岸公园,是一个开放的沿河公园,在布里斯班河和市区之间,环境清幽。

请点击链接欣赏:
禾青创作的电视剧本


市区一角

船帆形大楼
不是烂尾楼,是独特的设计

市区一角
市区一角
宾馆院落
宾馆门前街道



黄金海岸是南太平洋有名的海滩,沙子细而光滑,绵延四十多公里,在阳光照射下,呈美丽的金黄色,斑驳闪烁,熠熠生辉。不巧的是,我们来的这一天,天气阴沉,彤云密布,天色昏暗,虽然没能看到沙滩在阳光下金光闪烁,但沙子的柔软是感受到了的,脚踩在上面,很快便陷下去,脚感到软软的爽爽的,很是惬意。这里不仅沙滩美,还是冲浪的好地方,海水形成汹涌起伏的波浪,浪峰和浪谷落差比较大,能把人冲上浪尖也能把人打入谷地,使冲浪能感到无比刺激。虽然天气不好,仍有冲浪者劈波斩浪,在波涛间沉浮起落。我们不敢下水,在柔软的沙滩上摸爬滚打,放纵了以下形骸。
剪羊毛表演
与袋鼠亲密接触
布里斯班有一座普通居民楼,77层为观光区,在上面俯瞰全市,本图是在上面拍摄到的海滨景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