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大堡礁[图片]

标签:
原创旅游摄影大堡礁海底珊瑚奇观 |
分类: 世界游记 |
亲
禾 青/文并摄影
这次来澳洲旅游虽然有许多景点,但主要、也可以说全部,是为大堡礁而来,不远万里,途中两次转机,为的就是一睹她的芳姿,亲眼看一看她绚丽而奇特的姿彩。所以,10月29日下午到达凯恩斯,第二天便去大堡礁游览。
老天作美,这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水平静无波,泛着层层涟漪。我暗自庆幸,莫非老天知道我晕船特意给了这样一个好天气,我不会晕船了。
游船分三层,底层是封闭的,但窗户很多;二层是敞开式,三层则是观景平台。无论在哪层哪个位置都能看到海上景物。
开船以后我才知道,这艘游船虽然不是太小,但却是气垫船式,船底中间是空的,两侧有两条平行的长“脚”,所以船体较轻,开起来颠簸得厉害。幸有凉爽的海风吹拂,我还没有晕船。
大海辽阔无边,海水绿得发蓝甚至发黑,象黑蓝色的锦缎,一直铺展到天的尽头。我发现,天尽头的黑蓝色锦缎突起成白色,象堆起的积雪,白得刺眼。
我以为是海上的什么建筑物,一打听才知道自己老杆子了,原来是远处的海浪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奇妙景观,只有在晴天的海上才能看到。
海鸥跟着游船盘旋,航道旁有人工搭建的平台,不大,也就几十平方米的样子,上面什么也没有,但我估计是为海鸥搭建的,让飞累的海鸥在上面歇歇息。是啊,大堡礁是旅游景区,来往船只很多,势必对海鸥造成骚扰。给这海上精灵搭建个休憩的地方,还算有爱心。
来到这里后,才知道大堡礁分内堡礁和外堡礁。所谓内堡礁其实是一个岛屿,又称绿岛,岛很小,步行十多分钟便可绕岛一周。叫绿岛倒名副其实,岛上绿荫密布,环境清幽,抬头看不见天日,负离子含量很高,走在岛上凉爽怡人,暑气顿消,是消暑纳凉的佳处。
在绿岛大约停留一个多小时,游客可以在林间漫步,徜徉在自然氧吧中,尽情呼吸新鲜空气;也可穿上脚蹼在海中畅游。
由于停留时间比较短,同行的一位朋友说:“时间来不及,别游泳了,在岛上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得了。”
一位女旅友却不同意:“这么好的环境,不游多可惜呀,还有半个多小时呢,来得及。”
原来这位旅友是个游泳迷,而且不是一般的迷,到了痴迷的地步,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以不游泳,一天不游就浑身不自在,这也难受,那也不舒服;只要一下水什么毛病也没了,象条漂亮的大鱼,乐得在水中撒欢儿。
但是,大海无风三尺浪,毕竟不同于游泳池,大多数人只在海边儿上游玩,不敢往远处游。这位女旅友一直游到警戒线附近,如果没有警戒线她会游得更远。
在绿岛短暂停息后,按预定时间乘船前往外堡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堡礁。
距离产生美,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当乘船离开绿岛以后,再回过头看这个岛屿,你才会发现她是那样的美丽、清幽,在阳光照耀下、在重重浪花簇拥下,闪烁着斑斓的绿色光斑,熠熠生辉,为平静但缺少活力的广袤大海凭添了勃勃生机和变化。她是上天遗落在南太平洋的一颗墨绿色宝石。
绿岛到大堡礁约有两个钟头的船程,一来开行时间较长,二来渐渐接近外海,风浪比内海增大,船颠簸的程度也随之加剧。我开始有些晕船,但在凉风的吹拂下尚能坚持。
在大堡礁,潜下海底与珊瑚丛零距离接触,与龟鳖鱼虾为伍,其乐趣是难以言喻的,是观赏珊瑚丛的最佳方式。但并不是谁都可以做这一运动享受这一乐趣,需要一定的身体条件,通过必要的身体检查。我自觉身体尚好,毅然报了名。
坏就坏在我晕船这个毛病上,检查身体在底层船舱进行,密闭的船舱使我晕船加剧,几不能忍,只好从底舱落荒逃到外面透风,潜海的愿望自然就落了空。
大堡礁没有岛屿,人工搭建了一座长七八十米宽二三十米的海上平台,既是游船停泊的码头,又是游人活动的场所。
到大堡礁后,第一项也是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乘水下观光船近距离观赏海底珊瑚丛。这是一种特制的观光船,船舱的四壁是特殊的透明玻璃,船体沉进水中,从透明玻璃观赏海底珊瑚和鱼群。船几乎贴着海底潜行,大大小小的鱼和鱼群在眼前游弋,珊瑚丛近在咫尺,层层叠叠、奇形怪状、色彩斑斓、大小不等的各种珊瑚,争奇斗艳,琳琅满目。有许多不上名字、怪模怪样、面貌奇特甚至丑陋的鱼,在眼前和脚下,在珊瑚丛的缝隙间,钻进钻出,游来游去。若不是玻璃挡着,伸手就可摸到。
船舱里不时传出赞叹、惊呼和尖叫。是呀,太精彩!太激动人心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舱外的美景上,生怕放过一株珊瑚,一条漂亮的鱼,要把这难得的瞬间全部收进记忆,全部留在相机中。所有的眼睛都不够用了,按快门的手累得酸了麻了。大脑、不,是整个身心、灵魂,都凝固在了这一瞬间。
午饭在平台上吃,自助餐很丰富,都是我最爱吃的新鲜海产品,尤其红得透亮的澳洲大虾,让人看了忍不住馋涎欲滴。我怕吃东西后引起呕吐,不得不忍痛割爱,看着驴友们吃得津津有味满嘴流油,只是在一旁干咽口水而已。
下午二时半,八位旅友身穿潜水服,在教练员带领下潜入大海。
半个小时后顺利升上地面。他们抑制不住激动喜悦的心情,讲述了在海底与珊瑚丛零距离的情况。
在海底看到的珊瑚,与在观光船隔着玻璃看到的大不一样。由于视线的关系,在船上看到的珊瑚黄塌塌灰叽叽,一点也不鲜艳,仿佛蒙这一层黄土。而且看上去一动不动,像是死的。海底近距离看到的却不是这样,颜色非常鲜艳,红的、绿的、蓝的、黄的、紫的、红蓝白相间的……等等,各色各样,跟画儿一样。珊瑚的大小形状各不一样,而且不停地动弹,舒卷摆动,一张一闭,一开一合,像是在呼吸,又像是在捕食浮游生物。有旅友用手摸过,软乎乎,肉肉头头的。海底的鱼更是奇形怪状,有的长得怪模怪样,从来没有见过。有的颜色特鲜艳,红黄蓝白……鲜艳得刺眼睛,非常好看。有的却是黑乎乎的,样子丑陋吓人。有位旅友就摸到了一条个子很大黑鱼,她用手比划这足一二米长,她摸到鱼的鳞片比核桃还大。一片鳞就有这么大!身上布满黏液,十分光滑,就象涂了胶水一样,一摸,便刺溜就滑跑了,根本抓不着。
潜水的朋友说,他们在水下的活动有专人负责录像和拍照,并答应回北京以后给没下去的人复制一套,可以让我们这些没机会下去的人们看看录像,间接地过过与大堡礁零距离接触的瘾,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大家说笑着,太阳已经渐渐偏西,回程的时间到了。
这一天玩得很痛快,但也很累。我们坐在甲板上,浑身松弛了下来。看着夕阳照射下波光闪烁的南太平洋,跳跃着斑驳陆离的光斑,闪闪烁烁,是那样的美丽、柔和、迷离,仿佛在向我们这些远方游客招手致意。
是啊,南太平洋孕育了自然瑰宝大堡礁,孕育了缤纷奇丽的水下万花筒,给世界带来了奇幻和美丽。船上这些天南地北的游客,又把这奇幻和美丽珍藏在心中,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世界因之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不信你看看船上游人的表情,哪个不是洋溢着灿烂笑容?哪个人的心中没有珍藏着珊瑚丛的璀璨和绚丽?哪个人心中没有激荡着美的涟漪?美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