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 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2007-10-26 16:17:33)
标签:

人文/历史

原创

人文之旅

川主寺

长征

雪山草地

九寨美景

分类: 国内游记

川 主寺  九寨沟

 

禾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崎岖险峻盘山路]

    因为车程的关系,游览黄龙寺.瑟尔嵯是在下午,游览完后天已经黑了。由于黄龙沟四周被高峻陡峭的大山环绕,所以,沟内虽然很黑,而四围山顶上却泛白透亮,照得头顶上宛若井口似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尤其镶嵌在蓝天上的一弯新月,没有尘埃污染,象一块透明的白玉,亮得晃人眼目。新月,蓝天,陡峭的山峦绿树,构成一幅神话般的空灵世界,让人遐想无限,仿佛身躯和灵魂飞进一个不知的玄妙世界。

    当晚住在川主寺。来前在北京看到川主寺这个名字,望文生义,以为是座寺院。来后才知道,原来是一个被称为高原第一镇的镇子。它的形势极为重要,过去是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交界的边陲要塞,是战乱、更是民族团结交融的见证。唐朝时,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唐通好,唐太宗遣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本来是一件造福汉藏两个兄弟民族的大好事,然而,当松赞干布派迎娶使臣到达松州时,却被地方官扣留。消息传到吐蕃,松赞干布误以为唐朝言而无信变了卦。一怒之下,派大军攻打松州,唐军大败。唐太宗得知,急命大将侯君集率20万大军征讨。双方在现在这个地方——川主寺遭遇,经过一番惨烈厮杀,吐蕃大败。松赞干布意识到,只有和平相处才能双赢双利,再次派遣使臣向唐太宗提出和亲。唐太宗以民族团结为重,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继续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成就了藏汉亲如一家的这段旷世佳话。

    现在,早就没有了战乱,川主寺成为通往青藏高原、连接内地和边疆的门户。它是两条江——岷江和涪江的发源地,岷江的源头在它北面的弓杠岭,涪江的源头则在岷山主峰著名的雪宝鼎。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高原古镇川主寺]

    到达川主寺时,已是晚上的八点多钟。这里因为没有污染,又是明月高悬,所以,天空格外晴朗,蓝得透明瓦亮。车子刚在宾馆门前停稳,我正要准备下车,无意中一抬头,蓦地看见左侧一座高峻的山顶上,矗立着一个火箭似的东西,直插云霄。月亮恰好在它的上方,犹如镶嵌在其顶部的一颗巨大夜明珠,晶莹闪亮,熠熠生辉。这样的景色在北京,不,在其它别的地方,都是难以见到的,我忘掉了长途颠簸与疲劳,精神为之一振,激动而昂奋。起初,我以为是高压线或有线电视的铁塔,或者是雷达之类的军事设施。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红军长征纪念碑。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位于松藩县的甲番古城]

    哦!这时我才突然想起,川主寺在松藩境内,岷山脚下,海拔高达四千多米。别看现在柏油公路四通八达,风景秀丽清幽,游人轻松愉悦,谈笑风生;在解放前完全不是这样的。穷山恶水,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生存条件极差。七十年前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地方就是这里。当时的困难艰苦,今天的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吃皮带、草根、坩子土……还要同围追堵截的敌人作战拼命,得需要怎样的决心、恒心、和毅力啊!但是,红军胜利了!他们是英雄!真正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尽开颜”来得多么地不易啊!第二天虽然出发很早,但我仍提前起床,特意去瞻仰拜祭了红军长征纪念雕塑,默默献上一束心灵之花!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长征纪念碑和红军战士塑像]

    在九寨沟游览了两天,真切地体味到了“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句话的含义。“曾经沧海难为水”说的是水的浩淼无边,气势宏阔洪阔。“九寨归来不看水”指的是水的质量、水的色彩、水的性状和形态,以及与周围环境构成的和谐与美妙。这种和谐而美妙的画面,是大自然的恩赐,浑然天成,是人工无法制造的。在它面前,“人定胜天”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象是一个幼稚的笑话。

    九寨沟坐落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县,距黄龙不远。九寨沟古称羊峒,又称翠海,因为沟内居住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俗称九寨沟。现在已经开发的是三个村寨,即荷叶寨,树正寨,则查洼寨。

    虽然九寨沟与黄龙一样主要景区和看点都是水,但二者迥然不同,各有特点,没有丝毫重复乃至相似的感觉。

    黄龙的水从上而下顺谷底山坡飞流倾泻而下,远看是一条缀满大小珍珠宝石晶亮闪烁的瀑布。它的三千多个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海子,排列无序,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回环重叠。形成灿若珍珠,绚如群星的缤纷而壮丽的景观。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九寨沟犀牛海]

    九寨沟的水则不同,沟底相对平缓,落差比较小,形成的海子比较大,整体看不出黄龙那样的飞流气势和千池斗艳争辉的壮丽璀璨效果。而九寨沟的大小一百多个海子,各自独立,中间有溪流相连。每个海子形状大小和水的颜色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独特的看点和吸引赏者的魅力。距沟口最近的盆景滩,滩中的植物宛如树桩盆景,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十分奇妙。火花海在阳光照耀下,如闪烁的火花,班驳陆离,熠熠生辉。老虎海我起初以为是附近有老虎,或是海子的形状象老虎,其实都不是。之所以叫它老虎海,因为到了秋天,两旁山上的树叶变成黄色,倒影映入清澈无尘的水中,宛若鲜亮的老虎皮,故得了这样一个既威猛又漂亮的名字。其它如珍珠滩瀑布、树正瀑布、树正梯瀑、诺日朗瀑布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电视剧《西游记》片头清澈而美丽的衬景瀑布,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九寨沟的水也是岷山雪宝鼎融化的雪水,没有一丝污染,不仅清澈见底,而且,它的水质是其他地方的水无法相比的,柔软爽滑,把美女比作这里的水,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各个海子水底石质组成元素和结构、深浅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再与两岸山上映入水中的不同植被结合起来,形成各自不同的景观。同样是水,不同的海子而变幻出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不同景色,用玄妙无比来形容是不为过的。漫步沟中,你如同走进缤纷的童话世界,满眼美景,迎接不暇,忘记了世间的污浊和忧烦,有的只是赏心悦目。

    当你亲自领略过九寨沟的水以后,你会觉得“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句话,并非夸大其词的溢美和炒作。

    的确,九寨沟的水,太美了!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藏族聚居区,这里的藏民属白马藏族,是藏族的一个分支。我访问了三个藏民村寨中的树正寨,从村落特征看,藏母村寨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房屋大多为二层楼房,房屋四周墙壁和门窗均绘有鲜艳的图案,绘的内容有佛教故事,也有花草鱼虫等装饰图形。二是房子的四周,尤其是前后,都竖有许多高高的木杆儿,上面挂着许多经幡;或是竖着一根又粗又高的杆子,成伞状辐射拴着许多绳子,绳子上挂着无数幡。经幡多为长条和正方形,黄蓝白绿……五颜六色,惟独没有黑色,缤纷绚丽,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藏文佛经。不仅房前屋后,进入藏区后,从车窗外望,随处可见随风飘动的经幡,尤其是桥梁、涵洞、或是公路拐弯较险要的地点,都有挂有密集如林的经幡。仿佛进入一个经幡的世界。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九寨沟小桥上的经幡]

    在黄龙、九寨沟开发前,这里的藏民生活是很苦的。开发为旅游景区以后,藏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地变化。藏民们通过开发旅游产品,再加上从旅游收入中的提成,现在的藏民生活极为富裕。几乎每户都买了汽车,有的还不只一辆。古老的五颜六色的经幡下,停者现在化的汽车,成为藏区的一道新的风景。

[原创 <wbr>游记]川主寺和九寨沟

[美丽的藏族姑娘]

    年轻的藏民很愿意与参观的客人交谈,主动请你去屋里参观。老年人则不然,非常避讳陌生人。在一户藏胞的屋前,有位老婆婆转着法轮坐在车长凳上,我举起照相机刚要拍照,老婆婆看见,急忙走进屋去。一位年轻姑娘,我猜测是老婆婆的孙女,笑着对我说:“她不让别人拍照。”我说了声:“对不起,我不知道。”便急忙离开了。

在另一户屋前,有一中年男子正在用木舂舂东西,他穿的是汉族服装。我大着胆子走过去,发现他舂的是黏糊糊象糨糊的东西,一问才知道舂的是土豆,是用来做糍粑的。他很热情好客,对我说:“没吃过糍粑吧?糍粑很好吃的。”说着走进屋子,端出一篮糍粑请我吃。盛情难却,我掰了一小点尝了尝。他说:“怎么样,好吃吧。”我虽然吃不惯糍粑的味,不忍扫他的兴,连连说:“好好,不错,不错。”

    他要送我有些叫我拿走,我连连致谢,婉言拒绝。藏区人们好客,由此可见一斑。

 

2007/10/21  下午

2007/10/27 下午  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