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中国邮政定于2022年8月5日发行《中国篆刻》特种邮票

(2022-08-03 07:17:56)
标签:

邮票

中国

中国篆刻

中国邮政定于2022年8月5日发行《中国篆刻》特种邮票一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战国·外司炉鍴、秦·宜阳津印、汉·朔宁王太后玺、唐·中书省之印。全套邮票面值为4.80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770万套。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20802/6b09c6ae05a746f4b48d8fd3430e0ec7.png

中国篆刻是由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相结合的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明清时期,文人篆刻开始兴盛,逐步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明清之前印章的材质主要是铜、玉、金等,工艺以凿、铸为主。明清以后篆刻艺术以刻刀为主要工具,以汉字为表象,以石材为主要载体,它强调刀法、章法、篆法,突出篆刻家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20802/1572cda4a11049809a45699aea56eee0.png

《祭侄文稿》局部

中国篆刻既可作为艺术作品独立欣赏,又广泛应用于书画创作、金石题跋之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该套邮票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印章收藏与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容铁设计。邮票采用竖长票型,全方位展示了印章、印蜕、印面三部分,并采用古朴淡雅的宣纸色为背景,视觉层次立体,画面细节丰富,突出了中国篆刻艺术悠远浓厚的文化韵味。

邮票第一图展现的“战国·外司炉鍴”,铜印,通高9.5厘米,为战国时期燕国官印,有观点认为是掌管铸造钱币的职官之官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20802/f1fa2c148d1d40368f8e903d3b20c0be.png

第二图展现的“秦·宜阳津印”,铜印,印面纵横各2.3厘米,是秦代管理宜阳县渡口官员的官印,藏于上海博物馆;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20802/c61e83ab99fc4f2f8860d5b90940df51.png

第三图展现的“汉·朔宁王太后玺”,金印,边长2.4厘米,高2厘米,为西汉末年反对王莽的义军首领之一朔宁王为其母亲镌刻,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20802/3d4e6fb8a2be47409657fed11709d147.png

第四图展现的“唐·中书省之印”,铜印,印面5.7×5.6厘米,通高3.9厘米,为唐代中央官署官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0802/30927510face459798346b89f15eeacb.png

该套邮票由河南省邮电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多色胶印工艺印制。邮票版式一特别增加三维浮雕击凸工艺,将印章立体化以突出篆刻艺术特点,实现了邮票印制工艺和篆刻艺术的完美结合。邮票版式二采用防伪手工宣纸,画面古朴典雅,在无声润物中传承中华文化,于方寸之间展现传统篆刻艺术瑰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