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延年集邮
延年集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955
  • 关注人气:2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医学专题集邮:汇总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邮票及相关邮品

(2018-12-08 19:50:19)
标签:

转载

    2016年马里发行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邮票小型张(下图1)。邮票为异性(圆形)邮票。

    图案为屠呦呦肖像。

    面值2000F(非洲法郎)。

    邮票上的文字除了马里共和国的法文名外,在屠呦呦肖像左边是“Tu Youyou”的中文拼音名字,右边为“2016”邮票发行年份。

    小型张边纸上图案分两个主题,上半部图案为疟蚊与疟原虫入侵人体红细胞与在红细胞繁殖的情况。在下半部的半圆形中,左右两株青蒿对称沿着半圆内边在顶部汇合,像装饰花纹。屠呦呦的邮票在青蒿围着的半圆内。邮票旁边的边纸图案是青蒿素分子结构式。邮票下边边纸文字:PRIX NOBEL 2015 MEDICINE(2015诺贝尔医学奖)。

    此外,还有诺贝尔奖章图案。邮票设计总体来看还不错,专题信息也丰富。值得医学集邮者收藏。参考价40元。下图2,还有马里发行的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版张。参考价100元。


    令国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和屠呦呦没有在第一时间登上当年中国邮政的增发计划。

[转载]医学专题集邮:汇总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邮票及相关邮品

图一 马里 屠呦呦 小型张
 [转载]医学专题集邮:汇总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邮票及相关邮品
 图2 马里发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小版张

宁波市邮政分公司于10月18日发行“甬上名人—屠呦呦”纪念封一枚(图3),同时启用“甬上名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纪念邮戳一枚(图4)。
当它山堰遭遇屠呦呦
图三“甬上名人—屠呦呦”纪念封一枚
[转载]医学专题集邮:汇总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邮票及相关邮品
图四:“甬上名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纪念邮戳一枚
回顾: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观察者网快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奖。屠呦呦以发明青蒿素而闻名。  

http://i.guancha.cn/news/2015/10/05/20151005174143460.png

  诺贝尔奖官网公布获奖者

  

http://i.guancha.cn/news/2015/10/05/20151005174006870.jpg


历史瞬间回顾: 屠呦呦领奖典礼

当地时间10日16时30分许,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庄严的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现场1500多位嘉宾身影中,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屠老的身影,她身着紫色礼服长裙,胸前点缀这一枚黄花蒿图案的银色胸针。


屠呦呦领奖典礼——我心飞扬 

(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颁奖现场)


屠老第三位登上领奖台,年近84岁的屠老,依旧显得精神矍铄。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手里接过了一份有题词的证书,一枚带有诺贝尔头像和铭文的金质奖章,及一张奖金支票。


屠呦呦领奖典礼——我心飞扬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亲自为屠呦呦颁奖


屠老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这是中国内地科学家首次获自然科学奖,对中国科学界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见证。屠老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从事研究医学,为世界贡献出了新型药物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身为中国人自豪感再一次被点燃,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油然而生,自从10月屠老因发现青蒿素被宣布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以来,这种感觉一直在我们心间激荡。


文献拓展: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哟哟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消息传来,国人振奋。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青蒿素到底是什么?在抗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防治疟疾运动还跟邮票有一段渊源呢。


5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一百多个国家联合发行抗疟邮票,在邮海激起一波春澜和无尽涟漪。事情还得从1960年说起——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那年10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第26次会议讨论了扑灭疟疾和筹措经费的事。当时全球有5亿人遭到疟疾的折磨,每年有近一百万人病死,其中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如何消除疟疾,成了WHO的头等大事。会议决定将已经启动的灭蚊运动,扩展到全球范围。此前在中南美洲和亚洲用DDT灭蚊已经持续了几年,成效明显。↓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 1939年,瑞士科学家米勒发现DDT有奇特的杀虫功效,米勒因研究DDT有功,在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1953年巴西医生马戈林·坎道出任WHO第二任总干事,把全球灭蚊抗疟的希望寄托于DDT。当时DDT年产量已达180余万吨,消灭蚊子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东风就是经费,有了它就能购买DDT和奎宁。于是WHO倡议各国邮政部门在1962年联合发行抗疟邮票。用邮票向民众宣传灭蚊抗疟的意义,用销售邮票的收入来补充联合国的抗疟专项经费。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世界卫生组织首先为联合印发邮票制定了统一的口号:“全世界联合抗疟”。抗疟标志(蚊徽)由蚊子和地球加蛇杖组成。参加联合行动的共有144个国家和地区,105个国家发行了二百七十多枚邮票,三十多枚小型张或小全张。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 联合国和美国带头在1962年3月30日发行抗疟邮票,42个国家选择在4月7日世界卫生日发行。


 

绝大多数此题材邮票上都有不同文字的抗疟口号和蚊徽。但各国在邮票设计上都带有本国特色~~相互对比欣赏一下吧——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 蚊徽的变化很多,大多在地球图形之外有橄榄枝,蚊子外围有抗疟口号。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 非洲15个法语国家发行了15枚同图邮票,统一由Chaix设计,巴黎国家印刷局雕版印刷。除国名、色彩不同以外,邮票图案和面值完全一致(25F 5F),以标准蚊徽做邮票图案,它的灭蚊主旨很鲜明,成为抗疟邮票的主流。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 葡萄牙本土并没有发行抗疟邮票,它当时还统治着8个海外属地,发行了8枚近乎成套的抗疟邮票,由Jose de Moura 设计,画面全是当地的按蚊(传播疟疾的蚊子),还标明了它们的拉丁文学名,成为抗疟邮票中精彩的亮点。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另外,有些国家制作了异形票,如委内瑞拉的压凸图案 ↑,海地的三角形邮票 ↓。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 在各国发行抗疟邮票的同时,很多国家推出了宣传邮戳支援抗疟运动。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 美国推出的宣传邮戳用了肯尼迪的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消灭疾病”。

↓ 除此之外,联合国和美国官方印制了大量的抗疟首日封,供各国、各地使用和发售,附图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多人物,都是为抗疟运动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这些首日封以珍贵的画面,反映了全球灭蚊抗疟的历史与现实。为了扩大收益,各国设计出五花八门的首日封,不计其数,集邮人士收藏了其中的绝大多数,为资助抗疟做出了贡献。

但是遗憾的是,由于DDT存在污染严重等问题,几年后美国国会决定停用DDT,同时,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各国销售邮票所得都不够对付水涨船高的抗药性,抗性蚊子在DDT面前依然逍遥自在,民众对扑灭疟疾失去了信心。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WHO改变思路和策略,其中举措之一是筛选对付抗性蚊子的新药剂,推广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等研制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研究抗疟疫苗,检测疟原虫的抗性品系,对症用药 ↓。经过几年的摸索推广,抗疟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各国邮政部门不忘推出抗疟新邮票,而在纪念WHO的功绩时,都会铭记这场已经远去的灭蚊抗疟运动。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从屠呦呦获奖说起 <wbr><wbr>——世界联合抗疟邮票50年



文章链接:屠呦呦三封信拍出8万多

       挂在孔夫子网的屠呦呦亲笔信,其中一封拍到4万多元

  卖家称书信保真,系工作信函;屠呦呦家人称不同意拍卖

  新晋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获奖后,她的3封谈论青蒿素的书信出现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被拍卖。截至前天晚上拍卖结束,记者发现,价格最高的一封信已经以41500元被拍出,三封信总共拍出8万多元。

  律师表示,拍卖名人信件要征得所有权人和著作权人两方的同意。屠呦呦家人表示,不同意书信被拍卖。

  新闻事件

  新晋诺奖得主三封信拍出8万多元

  昨 天记者登录孔夫子旧书网看到,在大众拍卖区的名人墨迹一栏,共有三封屠呦呦写给著名药理学家宋振玉先生的书信被拍卖,10元起价,每次最低加价5元。记者 看到,这些写给宋先生的信件,抬头处冠有“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大红字,内容主要是谈论有关青蒿素的研究等工作问题,用钢笔和蓝色圆珠笔写就。其 中一封信经过567次加价,历经三天被拍出,前晚11时33分,最后的价格定格为41500元,被一个名叫“davicdad”的网友拍到。而网友“牧牛 童道卓”则分别以31025元和15375元拍下了另外两封书信。

  据卖家介绍,书信的收信人为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宋振玉先生。所售名人墨迹均长期保真,买家上手15天内有任何问题可以无条件退货。

  各方说法

  卖家:未涉隐私PK屠呦呦家人:不同意拍卖

  卖家讲述

  均为工作信件,未涉隐私

  昨 天上午,记者联系上了卖家刘先生,他称自己是一个书信收藏爱好者,在多年前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淘到了一些旧书信,其中有屠呦呦写给宋振玉的这三封信,当时 只是作为普通信件购买,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刘先生说,因这些书信谈论的都是青蒿素研究方面的问题,并未涉及任何个人隐私,这一段时间忽然传出屠呦呦获得诺 贝尔医学奖的消息,所以就把这三封书信拿出拍卖,“名人书信拍出几万元的价格很正常,我希望买到这些珍贵信件的藏家能将其留在国内,不要流往国外。”

  网站说法

  显示科学家研究的价值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了孔夫子旧书网的副总经理孙先生,他表示,知道有卖家在网上拍卖屠呦呦书信一事。对于该书信的真假问题,孙先生说,卖家要承诺该书信保真,买家买到后,发现有问题的话,可以找卖家退货。

  孔夫子旧书网对于前天的屠呦呦书信被拍卖一事书面回应称,屠呦呦所做出的研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成果。同时,她的书信也需要得到保护。这三封书信在孔夫子旧书网拍出高价,正好说明了人们对于这些文化成果价值的高度认可,显示了科学家研究的价值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收藏专家

  书信未来还有升值空间

  昨天上午,一位多年从事书信收藏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表示,书信收藏一般先看写信人的名气,再根据信件内容,二者合起来才能认定它的价值。

  屠 呦呦作为一位在国际上知名的自然科学家,又刚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的书信肯定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作家莫言的书信,如上拍卖会,拍出十多万元一封也并 不罕见。屠呦呦作为自然科学家,书信可能没有文学家写得多,现在拍出的价格在未来还有升值空间,真要拿到拍卖会,或许会翻番。”

  屠呦呦家人 

  不同意书信被拍卖

  昨天上午,记者试图联系屠呦呦本人,她家里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前天晚上屠呦呦家人接受采访时,已经表明态度,不同意屠呦呦的书信被炒作拍卖,但现在忙于各种事务,无暇顾及书信被拍卖一事。经过证实,屠呦呦确实和宋振玉先生有过书信往来。

  律师解读

  拍卖名人信件 要征得同意

  这次拍卖屠呦呦的书信涉及侵犯隐私吗?拍卖名人信件又需要注意什么?昨天上午,北京市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玲做了法律解读。

  1。拍卖信件需要屠呦呦同意吗?

  信 件,是特殊形式的作品,其承载的著作权与作品载体的所有权是相互分离的。宋振玉享有所有权,可以对信件行使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等权利,但是信件的著作 权属于屠呦呦。信件的卖家未经屠呦呦许可而将信件内容公开,此行为已经侵犯了屠呦呦的著作权,拍卖需要得到著作权人的同意,同时要经过信件内容涉及人士的 同意。

  2。工作信件是否涉及隐私?

  拍卖的三封信件属于私人信件,不论信件内容涉及工作还是其他,都不影响私人信件的性质。

  3。拍卖名人信件需要注意什么?

  拍卖行为是将拍卖物品公之于众,拍卖私人信件就是将私人信件公之于众,其本身就有侵犯隐私权之嫌。如果要进行信件拍卖,其前提不仅要获得信件合法持有人的许可,还要有信件作者及信件涉及人士的同意方能进行。

  据《法制晚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