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里,藏着这些“怪兽”!

(2018-04-26 17:23:54)
标签:

故宫

怪兽

铜狮子

麒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6/f0d6fe91d720417fb4c7cca37947012b.jpeg

除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在故宫一些角落里还藏着一只只“怪兽”。如果我们翻看《山海经》,会发现有些怪兽竟存在了上千年。这里就有一张“故宫怪兽地图”,为你标出怪兽的几处“藏身之所”。若有一天走进故宫,你敢把它们一个个“揪”出来吗?

午门——椒图

这第一只怪兽就在午门红色大门上。、一般的仿古建筑上都有这只怪兽,它叫椒图,传说中是龙的第五个儿子。椒图有龙头,身体却像大蚌壳,特别喜欢安静,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个“宅男”。蚌壳遇到外物侵犯,会将壳口紧合,防御能力强大,因此把它置于门上,可看家护院,以求安全之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6/b41072caa0994624a496c1c50893222e.png

 太和门——铜狮子

过了午门就到了太和门,过了太和门,就是皇帝的金銮殿,所以太和门的规格是非常高的。而太和门的看门怪兽就是两只体型巨大的铜狮。一只公狮子,脚踩绣球;一只母铜狮,脚下是一只小狮子,堪称故宫怪兽里最“霸气”的存在。它们守护太和门几百年,成为皇权的象征。狮子算是舶来品。东汉时期,西域大月氏把一头金毛狮子进贡给汉朝皇帝,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成为被赋予神力的灵兽。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6/184a0834986244a4838c1fb8357b3a82.png

太和殿——众脊兽

有这样一群怪兽,只要你出了太和殿广场,在其他地方是见不到的,它们就是太和殿屋檐上的脊兽。除领队“骑凤仙人”外,脊兽总共10 只。现存至今唯一一个拥有十样俱全脊兽的只有故宫太和殿。这10 只脊兽分别是“一龙二凤三狮子,天马海马六狎鱼,狻猊(sun ní)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

在这里我们介绍其中几位——

狻猊,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相传它喜好烟火,所以常出现于香炉上吞烟吐雾。

狎鱼,龙生九子,它排行第八,是传说中的海中异兽,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斗牛,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虬螭(qiú ch),即虬龙与螭龙,是镇水神兽。狎鱼与斗牛一个是“消防员”,一个就是“防洪专家”。

行什,“雷神”的化身,尖嘴猴腮,背生双翼,手持金刚杵,能降魔驱妖,防雷防火。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6/39a7e609505842be9e72e447c8a32905.png

慈宁宫——麒麟

古人认为麒麟乃瑞兽,主太平、长寿,也有一说用麒麟比喻仁厚贤德的子孙。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慈宁门前摆麒麟,则喻意此地多出麒麟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6/13fc14d14047401d98ed8f14bbf50a03.png

宁寿宫——鎏金铜狮

康熙皇帝为了让皇太后能颐养天年,建造了宁寿宫。经乾隆改造后的宁寿宫建筑群,宛如紫禁城的缩影。在宁寿宫前,摆设鎏金铜狮,耳朵下垂,眉毛遮眼,寓意后宫不得干政,不听不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6/40dd55db0aa341e0afd2b74321c9f422.png

御花园——獬豸

进入御花园前,迎面就能看到两只鎏金铜獬豸(xièzhì)。獬豸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相传能辨是非曲直,是能识善恶忠奸的神兽。当它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顶翻,然后吃下肚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6/41e4872959b14fb2b6d9454c1c6b8f1c.pn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6/1a1620b4a8da470e93c60089172d7d8a.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