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建交20周年》纪念邮票

1995年7月1日,我国与泰国联合发行《中泰建交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图案为亚洲象连票2枚。在世界各国发行的外交题材邮票中使用野生动物为图案是不多见的,邮票中的河流象征性地表示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相思长千年,共引一江水”;而邮票上的象群显示出亚洲象群居生活的特性。
这是中国与外国联合发行的第三套邮票。早在1993年3月,中国邮政代表团到泰国友好访问,就曾为密切两国邮政联系,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与泰国邮政签订了联合发行的两国都有的珍贵动物(亚洲象)为主题的邮票创意。1994年5月,中国邮政代表团又飞往曼谷,与泰方商定邮票图稿,讨论印制发行问题,原定名为“亚洲象”,但考虑到1995年恰值中泰建交20周年,于是便冠以此名,以示庆祝。同时,在票面上印有中泰文的“象”从一个侧面表现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除发行同图的两枚邮票外,泰国还发行1枚小全张,中国则由集邮总公司发行100万枚“龙门石窟”加字小型张。此外,邮票的设计完全由泰方画家承担,这也是此套联合发行邮票的一大特征。设计者维那·赞他那塔女士是泰国邮政厅专业邮票设计家,她以水粉画形式成功地完成了这套邮票的图稿。邮票画面上,出现了在中泰交界的某条河上,河水碧绿清澈,两岸青山着绿,竹杉茂盛,两群亚洲象这一中泰两国共有的珍贵动物,像早已熟悉的老朋友,你呼我唤,从两国那茂密的植物丛中,来到同一条河里饮水,嬉戏……整套邮票以象为基调,以比较厚重的色彩,营造了一个沉稳、安祥的画面,中间的光亮部分,成为整幅画面的视点,联票形式的设计,既吸引人,又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烫金的文字,既显得庄重、大方,又没有破坏票面的意境和整体美。
泰国原名暹罗,1939年起改称泰国。泰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形成于13世纪。面积151.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
600多万,主要是泰族,其次是老挝族、马来族、高棉族和华裔。泰国是个农业国,主要作物是大米,其次是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等,因其地处热带,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素有“水果王国”之称,仅香蕉就有上百个品种。其锡矿藏量丰富,是世界上仅次马来西亚的第二大产锡国。稀有金属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左右,有着重要地位。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有“黄袍佛国”的别称,全国9%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终身僧倡达20万左右,泰国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削发为僧,一般为3个月,连国王也不能例外,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泰国素有“自象王国”、“大象之邦”的雅称,境内现存大象头数居亚洲各国之首。象征神圣和吉祥的大象曾雄居于泰国国旗之中央,并印在第一枚暹币上,也是泰国皇家海军的徽志。有关大象的各种工艺品,在泰国随处可见,人乡随俗,中国驻泰大使馆在大厅里也摆上两只硕大的木雕大象。1955年1月,泰国发行了第一枚国王骑着大象的邮票。


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肩高可达3米,体重3至7吨,属哺乳纲,长鼻目,象科。象科现有2种,一为非洲象,一为亚洲象。亚洲象略小,它仅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印度、斯里兰卡、中国、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亚洲象的生活环境大多为海拔1 000米以下的山坡、河谷、稀树草原及沙林地带,其间林木密度不大,以适合其庞大的身躯通过。亚洲象怕冷,也怕日光直晒,常常是几十只或几百只结成一群于晨昏之际活动,行进时母象开道,公象断后,幼象居中受到保护。象是素食者,食量颇大,一头大象每天要吃掉200公斤嫩树叶、竹叶、野莲花或鲜草等植物,边吃边抛边走,活动范围较大,有时一天内移动数十公里。象休息时四腿直立,两只大耳不时扇动,尾巴也不停地摇摆,以驱赶蚊绳。象喜欢洗澡,善于泅水,有时可在水中待上几个小时,不仅纳凉消暑,也可避免虻虫叮咬。亚洲象身上有疏毛,鼻端有一指状突起,耳较小,肤色较浅,呈白色者更为东南亚各国人民所喜爱,视为吉祥之物。亚洲象只有雄象才有一对象牙,长达1.8米左右。野外生活的象,寿命一般在30至40年,人工饲养后可活到50至60年,最高不会超过70年。大公象在发情季节格外凶暴,母象孕期长达21个月,有的怀孕两年多才分娩,刚出世的小象就有100公斤重,1米高。象到了十四五岁才成熟。古代我国有很多地方都分布着大象,据化石及史书记载,4000多年前的河北、山西都曾有大象。1000多年前,野象在秦岭、淮河以南,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栖息。唐宋时,由于大量捕杀和寒潮侵袭,福建、广东一带数量减少;元朝时,曾有野象在广东、广西“践踏田禾”的记述;清代两广及云南均有野象出没。现在我国仅云南西双版纳和西盟沧源、盈江一带残存着十余群野象,总数不超过200只,已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象,哺乳动物,是现存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表示“形状,样子”,“模仿”可以用“象”概括。另外,在“中国象棋”中,也有叫“象”的棋子。
象,哺乳纲,长鼻目,象科。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取水的有力工具。
象有灰、白二种颜色,形体庞大,它的身高丈多。是牛身高的2倍,眼睛像猪。四脚像柱子粗柱,没有指甲而有爪甲。行走时先移动左脚,卧下时用臂着地。它的头不能俯地,它的颈不能旋转,它的耳朵下垂。它的鼻子长长的能垂到地上,平时弯卷着,鼻端很深,可以开闭。食物饮水都从鼻卷入口,一身的力量,都在鼻上。所以伤了鼻子,象就死了。
现存三种象
亚洲象,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哺乳纲、长鼻目、象科。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体长5米到6米,鼻长2米左右,体重可达3吨到7吨。雄象有长牙显露在外,是强而有力的进攻武器。亚洲象略小于非洲象,仅分布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斯里兰卡、中国、泰国、缅甸和马来西亚等国。
非洲象分布于非洲西部、中部、东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非洲广大的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雄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60年以上。北京动物园1954年开始饲养展出。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雄象的体长略长于肩高(体长指鼻根至尾根的长度),尾长1~1.3米,肩高3.0~4.0米,体重3~8吨。有最常见的捕获记录:为一只雄性,体全长(包括鼻子,尾巴)10.67米,前足围1.8米,体重8吨。最大的象牙纪录为长350厘米,重约107千克。
非洲成年象确实强悍,近年来研究表明非洲象有两种: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常见的非洲草原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耳朵大且下部尖,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的象牙,性情极其暴躁,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
非洲森林象
非洲森林象耳朵圆,个体较小,一般不超过2.5米高,最高也只有2.8米,体重3吨。前足5趾,后足4趾(和亚洲象相同),象牙质地更硬。最近根据基因分析证明它和非洲草原象不是同一个种类。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有着明显不同的遗传特征,其外表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森林象体形较小,耳圆,象牙较直且呈粉红色。过去在非洲雨林中还发现过体形更小的倭象,现在被认为是非洲森林象的未成熟个体。足下肉变大,更适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亚洲象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国外见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亚洲象(又名亚洲大象)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群居。视觉较差(主要是由于象的睫毛比较长所以影响视力),嗅、听觉灵敏,炎热时喜水浴。晨昏觅食,以野草、树叶、竹叶、野果等为食。肩高2.6~3.3米,体重5~7吨。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个月,每产1仔,9~12岁性成熟,寿命70~80年。北京动物园1951年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俄罗斯彼尔姆市动物园一头名为"忠尼"的大象18日迎来了自己40岁的生日,从而成为世界上由动物园或马戏团豢养的最长寿的大象。
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据说它能活六十到七十岁。当然野生场合和人工饲养是不同的,前者的寿命短些。据记载,哥拉帕格斯群岛的长寿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