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中医之路(崛起)

(2014-06-20 16:20:41)
标签:

拈花指月

昆山

朱亲善

                                             菉葭听评弹                    

      苏州评弹是以苏州话来说唱的。这种吴侬软语自有其独到的风韵。俗言:愿听苏州人吵架,不愿听宁波人说话。宁波没有去过,是以其语言也无法领略,而苏州话的确如二月草长莺飞。

      昆山陆家镇上有一家菉葭书场,我陪老师去听过好多次评弹。老师说,以前陆家就叫“菉葭”。每次去时,必然有其他老人的眼光异样地看过来,或者有人问老师,这是什么人。那里是老年人的天地,而我在书场一坐,因为年轻,实在象个异类。

     我记得,第一次听的是《乾隆下江南》,是一人的单档,基本上只能听懂里面的所谓官话。第二次听的是《血洗九龙观》,第三次听的是《降龙木》,都是男女组成的双档,伴奏的乐器都是三弦和琵琶。听《降龙木》的时候,自觉长进不少,也许是因为对故事比较熟悉吧。正好说的是——桂英与宗保花烛洞房,桂英与六郎交战,桂英不认得这个公公,将其擒于马上,六郎被放回后,宗保回来复命,六郎为严肃军纪,要斩宗保。

      老师喜欢听评弹。一把带甜味的西瓜子,一壶彻好的高山茶,轻松把时光打发。有时听到背后传来打鼾声,我掉头一看,原来老师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2011年8月16日,老师永远睡着了。接到这个消息时,我正在上海的地铁里晃荡。我倚在地铁一角,随着列车穿过黑暗与光亮,心底传来一阵暖流一阵寒流。

      老师姓朱,名亲善。其祖上五代业医。老师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改习针灸,得术于苏州陈氏。退休前一直在陆家人民医院工作。

      关于老师的记忆,温暖而又清晰。在老师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医技,更多的是处世之道和生活智慧。写到这里,已夜深如水,我推开窗户,楼外枝叶婆娑,春风细雨,正润物无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