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专业问题的再次讨论

(2009-06-26 11:55:40)
标签:

休闲

分类: 职业生涯

 

有的朋友想转换自己的专业,或者重新读个second degree以迈进更好就业的专业领域。

 

以我自己来讲,我的first degree是‘临床医学’,Masters Degree是Business Management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而现在所做的为同Engineering相关的Project Management,当然也在做关于自己创业的事情。

 

这几个专业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再举一个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本科为物理专业,Masters Degree转为数学专业,毕业后被高盛录取转做金融方面的职务。

由此看来,专业同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板上钉钉,而是较为灵活的,这一点在国外尤其明显。

再举个比较反面的例子。

这5-10年的金融领域波浪滔天,于是很多人投身于大学的金融专业,想在毕业后找一个收入不菲的工作。

可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暴露出了金融行业的弱点与弊病,经过这许多日子的动荡后,我个人认为金融行业很难再回复金融危机前的风光了。

于是有些学金融的朋友便紧张了起来,前一阵子看到一些朋友发帖询问金融专业该何去何从,等等等等。。。

由此看来,一个行业的繁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由一个行业的兴衰,带动了一个专业的兴衰,则又是无可避免的了。


国人有一句话,我一直认为说得非常之对:

“在大学里,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学习方法。”


因为专业是会改变的,据西方职场的统计,一个人的一生要做3-7种不同领域的工作,所以仅仅依赖一种专业,想“一招鲜,吃遍天”的观念是行不通的。

变的是“专业”,而不变的是什么呢?

唯一不变的是你的“个人能力,适应能力与知识的积累”。


在此要说一句,有专业领域的经验与知识是肯定会对寻找特定专业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其实所有的公司与雇主也了解人的一生在职场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的多样性,所以大部分招聘广告中会将个人能力的要求放在专业以及经验要求的前面。


今天说了这么多,并没有给一些朋友特别地指出“某某某专业很好”“某某某专业不可行”。原因在于,我坚信这样的选择应该是自己做出的,因为毕竟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而不应该听信一家之言,对自己内心的声音掩住了耳朵。


而我更坚信,坚持学习,不断进取,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与好学心,在社会的各种艰苦环境下磨练自己的忍耐力与适应性,每个人都能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


祝各位朋友梦想成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