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老沙住在沈阳最大的工人聚居区,家里的陈设很简单,他和上高二的儿子各占用半张圆桌,他的那半摊着稿纸,儿子的那半是一堆习题。交谈中我得知老沙原是子弟小学语文教师,下岗后和妻子一起在路边以卖IC卡维持生活。
老沙很勤奋,常常寄作品给杂志社,一笔一划的仿宋体,但总缺了些才气,偶尔发表几篇,也大多是补白。然而,他还是一篇篇寄。
杂志社要开“作者读者座谈会”,编辑准备邀请老沙参加。他家没有电话,写信又不保险,编辑决定登门相邀,这才知道老沙的真实情况。编辑不知该说什么好,老沙却喃喃地说:“您别哄我了,我知道我不是那块料,但我还要写下去。”
“为什么?”编辑问。老沙很坚定地说:“我儿子大了,作为一个父亲,我没权没钱没地位甚至没工作,毫无一点让孩子尊重的资本,但我要用每晚坐在他对面刻苦写作来感染他,为孩子留下一个父亲应有的榜样,让他以后比我强!
老沙很勤奋,常常寄作品给杂志社,一笔一划的仿宋体,但总缺了些才气,偶尔发表几篇,也大多是补白。然而,他还是一篇篇寄。
杂志社要开“作者读者座谈会”,编辑准备邀请老沙参加。他家没有电话,写信又不保险,编辑决定登门相邀,这才知道老沙的真实情况。编辑不知该说什么好,老沙却喃喃地说:“您别哄我了,我知道我不是那块料,但我还要写下去。”
“为什么?”编辑问。老沙很坚定地说:“我儿子大了,作为一个父亲,我没权没钱没地位甚至没工作,毫无一点让孩子尊重的资本,但我要用每晚坐在他对面刻苦写作来感染他,为孩子留下一个父亲应有的榜样,让他以后比我强!
前一篇: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经历
后一篇:快乐的法则——改变自己